冬春之际,孩子们容易流行一种咳嗽。就是看起来哐哐哐咳得非常剧烈,很严重,但孩子却咳不出来多少痰,同时还有鼻塞、鼻干、喉咙干的连带症状。
清肺化痰没效果,温肺散寒也不行,清凉润肺咳嗽反而会加重。凉不得,热不得,润不得,那孩子患上这样的咳嗽,家长们该怎么办呢?
今天我给大家分享一个,专门对付这种咳嗽的妙方。一剂止咳,三剂去根,能够快速缓解孩子们的不适,家长们一定要收好。
孩子们春天出现的咳嗽问题,多半是因为感染风寒所致。肺主皮毛,寒主收引。所以感染风寒后,孩子的毛孔就会快速闭合起来,以避免更多的寒邪,进入人体。
这样一来,虽然隔绝了外界寒邪的入侵,但也阻断了人体内部气机交换的通道。因为肺主气的功能,既体现在了通过气道鼻腔,与外界交流上。也体现在了通过毛孔,与外界交换。
现在毛孔闭塞后,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通道,就被关闭了。
这一点相信大家也能好理解。因为我们都知道,毛孔有散热的功效。天气热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排汗的方式,疏散我们体内的热气,以保持自己内部体温的恒定。
这其实,就是肺与外界气体,进行交换的一种表现。只有与外界环境保持一致频率,内外压力没有差别,肺才能与外界,进行自由的气体交换。
再者,肺开窍于鼻。外界寒气袭击人体,既能通过皮毛进入,还能通过鼻腔进入。所以为了保护自己,身体会让鼻子闭塞起来,以减少外界寒气的进入。于是鼻塞问题,就产生了。
这样一来,本来是两个通道,让体内的气体,与外界进行交换的,现在一条路被完全堵住,一条路被堵住一半。那肺内蕴积的气体出不来。
体内的压力就会变得很大,而且要从咽喉处排出。所以咳嗽问题,就由此产生了。而且咳嗽症状,表现的就比较剧烈,咳起来惊天动地的。
可是这个时候,用温肺散寒的药,却完全没有作用。原因在于,你忽略了气候的问题。冬春之际,气候相对比较干燥。孩子身体内部,本就缺水。
喉咙干、鼻腔干,就是身体缺水一个很明显的特征。痰黏,难以咳出,就是另一个特点。痰液内水分越少,痰就会变得愈加黏稠。这些东西黏附在肺络中,肺部会出现排异反应,加剧咳嗽问题。
如果此时你再用上过于温热的药,反而会灼伤肺阴,进一步影响肺与外界气体的交换。这样一来,皮肤缺水特别紧绷,毛孔根本没法打开,排出体内寒气。
这个道理,你想象一下干涸的土地,就能体会。大地干绷绷的,硬得跟铁板一样。你浇点水,都很难渗透,更别提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了。
而且用上温燥的药后,会进一步减少“痰”内的水分,让黏附在肺络内的痰液,变得更加黏稠难排,导致咳嗽进一步加剧。
一剂杏苏散轻松止咳嗽所以此时,我们需要散寒,但是不能用过于温燥的药;需要止咳,但又不能用过于凉润的药。怎么办呢?找清宣凉燥、理肺化痰的杏苏散。
杏苏散为什么擅长治疗这种,因为遭受寒燥二邪,导致的咳嗽呢?我们来看下杏苏散的组方:苏叶、半夏、茯苓、前胡、杏仁、桔梗、枳壳、橘皮、甘草、生姜、大枣。
其中苏叶,辛温却不燥烈,能够帮助打开郁闭的毛孔,将侵袭入孩子体内的风寒邪气,从毛孔排出。体内寒气消了,毛孔就能恢复正常开合状态,鼻窍也可以大胆的恢复通畅了。
前胡,疏风散热,可以帮助苏叶,将体内郁闭的风寒邪气往外排。还能顺带除掉,由于气机积聚产生的热气燥气,减少体内津液的进一步损耗,缓解干燥问题。
杏仁,虽然性温却有滋润之功。因为它是种子,油性较大,可以帮助减轻黏痰对肺络的黏附能力,让这些黏痰,能在气机恢复通畅时,随着气机的流动,排出体外。
为了配合杏仁这一功效,所以杏苏散中用了桔梗、枳壳,这两个恢复体内气机正常升降功能的药物。肺内气机升降有序了,这些黏附在里面的黏痰,就能被从肺络里,清除出来。
将黏痰从肺中清除出来之后,为了避免它们再度随着气机升降,进入肺络。杏苏散中又添加了橘皮和半夏,来燥湿化痰,将这些黏痰打散后,随着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排出体外。
痰之所以能够产生,是因为我们自身脾胃运化功能出了问题。因为脾主运化水湿,所以杏苏散中,又加了一味茯苓,健脾渗湿,以增强脾主运化水湿功能,彻底斩断生痰之源。
又用生姜和大枣,滋养脾胃,以助气血津液生化。一来为肺提供能量,增强孩子抵抗能力,加强皮肤腠理闭合能力,防止风寒之邪,再度侵袭孩子身体。
二来可以补充人体缺乏津液,对抗外界干燥气候,始终保持身体内环境的平稳状态。内环境状态平稳,就不会频繁出现内乱,孩子就能少感染少生病,家长们就能少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