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咳嗽,不可不知的绝妙秘方

时间:2018-5-15 15:51:56 来源:咳嗽

前言:这副奇效良药,出自张仲景的《伤寒论》,主治风寒水饮、恶寒发热、无汗、喘咳,痰多而稀,或痰饮咳喘,不得平卧,或身体疼重,头面四肢浮肿,舌苔白滑,脉浮。

现在大家仿佛都有这么一个感受,咳嗽不是大病,吃点药就好。但现在进药店拿个咳嗽药少则几十多则几百才能搞定,但一直拖着不管的话秋冬季咳嗽又很难自愈。今天要推荐的这则方子便宜又好用,拿到药房方子甩出来取药走人!

经典方剂——小青龙汤。

小青龙汤的药物组成是:麻黄、桂枝、干姜、细辛、五味子、白芍、法半夏、炙甘草。

功能: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主治:表寒内饮证:恶寒发热,无汗,咳嗽气喘,痰多而稀,口不渴或渴不多饮,或干呕,或噎,或下利,或小便不利,或腹胀水肿,苔白滑,脉浮紧。

处方解析:本方胃外感风寒,内有痰饮而设。风寒外束,皮毛闭塞,故恶寒发热,无汗;内停水饮者,一旦感受外邪,每致表寒引动内饮。

《难经》曰“形寒饮冷则伤肺。”水与寒相搏,水寒射肺,故咳嗽喘息,痰多而稀。

苔白滑,脉浮紧,是为表寒内饮之证。又,由于水饮停蓄部位不同,除上述必有之症外,尚可出现一些或有之症。如:水留胃中则干呕或噎;水渍肠间则下利;蓄于下焦则小便不利或腹胀;水淫于肌肤则身面浮肿。

治宜解表化饮,才能使外邪得以宜解,停饮得以蠲化。方中麻黄、桂枝解表发汗,宣肺止咳;芍药养营敛阴,与桂枝为伍,可调和营卫,并防麻、桂汗散太过;

干姜、细辛、半夏温中化湿,祛除水饮,干姜、细辛并可助麻、桂以散表寒,半夏并能和胃以止呕、噎;五味子敛肺止咳,与姜、辛、麻黄相伍,是为散中有收,使风寒与水饮皆除而肺气不伤;炙甘草协和诸药。八味合用,共收解表化饮,宣肺止咳之功。

本方注意事项:干咳无痰,或痰色黄稠,咽干口燥者忌用。

中医中药是我国的国粹之宝,发扬光大,刻不容缓。经方是中医的根本。

《伤寒论》和《金贵要略》,里面的方子是称为经典之方,经方药少,很平常的药,都是一些常用药,很普遍,价廉效高。花小钱办大事、治大病。

经方的古老,经历过几千年的风风雨雨的考验,积累经验、临床实践得出来的效果。疗效好。不像西药有新药出来,就要不断淘汰。发展中医药,是提升国人对中医药的信心。

小青龙汤

临床验案

1

晨起咳嗽夜间加剧

患者王某,男,46岁

初诊:年8月25日

症状:咳嗽,咳痰,反复两月余,晨起及夜间咳嗽加剧。痰少,呈白色,不间断服药已2月余,仍不见好转。

查体: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缓,二便可。胃纳一般,睡眠可。双下肢无水肿。给予小青龙汤

方组:麻黄30g白芍30g细辛30g干姜30g炙甘草30g桂枝30g五味子30g半夏30g

剂量:三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嘱:不吃冷饮等寒凉食品和瓜子、麻辣等刺激性食品。

治疗效果:后患者5天后复诊诉,两剂后,咳嗽已停,但仍坚持服完三剂。(浙江·薛晶医案)

2

咳嗽,咽痒半月余

患者蔡某,马家桥人,男,19岁

就诊日期:年8月3日

症状:咳嗽,咽痒不适有半月余,昨日因吃冷饮(咳嗽加重),前来求诊。舌苔白滑,脉弦紧。给予小青龙汤

方组:制附片30g麻黄30g白芍30g细辛30g干姜30g炙甘草30g

桂枝30g五味子30g半夏30g

1剂(水煎服)

嘱:不吃冷饮等寒凉食品和瓜子、麻辣等刺激性食品。

治疗效果:次日来我处针灸治疗近视,告知咳嗽已基本痊愈。(湖南·杨波医案)

3

咳喘,高热不退

姓名郭某周口人,女,2岁。

初诊:年7月7日

症状:咳喘,高热。家人自述,医院,检查为心肌炎和肺炎,于是,医院,在医院期间高热不退,每天晚上十二点以后起热39度-40度。住院22天,高热不退。医院医生让家属带病人去郑州检查,一天后经人介绍来我处诊治。

查体:精神不佳,没有胃口,舌苔厚白,双肺湿罗音,体温37.4度。

处方:小青龙汤加味

方组:麻黄15g细辛15g白芍15g桂枝15g炙甘草15g制半夏15g茯苓45g杏仁15g(捣)干姜15g五味子15g

两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煎服方法:每剂药水开后再煮半个小时,分多次少量喂服。

嘱咐:退热药一点不能用。

治疗效果:两剂而全愈。

《伤寒论》第40条: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小青龙汤主之。(河南·郭超杰医案)

4

咳嗽气喘,刺激加重

患者周某,贵州省贵阳人,女,66岁。

初诊日期:年3月19日

症状:咳嗽,气喘,咯痰清稀带泡沫状十余年,时轻时重,反复发作。每逢气候变化、油烟刺激加重。近一年病情加重,卧床不起。咳嗽频发,半卧位,咯痰多,色白清稀,气促胸满,心下压痛,面色苍白,神差,话音低。舌质淡,舌苔厚腻,脉沉细滑。省医检查报告:肺部通气功能明显障碍。

处方:小青龙汤原方原量加制附片15g

方组:麻黄45g芍药45g细辛45g干姜45g炙甘草45g桂枝45g五味子45g半夏45g制附片15g

剂量:10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煎煮方法:水开后再煮半个小时,分三次饭后温服。

二诊:咳嗽次数减少,咯痰量减少,气喘减轻,能起床活动,气喘减轻,能起床活动,睡觉能平卧,心下压痛未见好转,用药同前,进20剂。

三诊:咳嗽消失,无咯痰,无气喘,现坐、起睡正常,能外出活动,心下仍压痛,进大柴胡汤20剂。

治疗效果:咳嗽,气喘,咯痰无反复,心下压痛消失,精神佳,饮食可,大便调,呼吸畅。(贵州·周福源医案)

5

咳嗽咯痰三天

患者王某,贵州大方人,女,36岁

初诊日期:年4月25日

症状:咳嗽,咯痰三天,咯白痰,清稀,夜间为甚,晨起加重,闻刺激性气味、油烟加重,面色苍白,精神一般,腹胀,大便不规律,舌质淡,苔薄白,脉浮细濡。

处方:小青龙汤

麻黄45g芍药45g细辛45g桂枝45g干姜45g甘草45g五味子45g半夏45g

剂量:三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煎服方法:水开后再煮25分钟,去滓,分三次饭后温服。

二诊:咳嗽明显减轻,咯痰减少,腹胀减轻。效不更方,原方三剂。

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消失,临床治愈。

相关条文:“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贵州·周福源医案)

6

咳嗽咯痰1年多

患者黄某,贵州惠水县人,男,45岁

初诊日期:年3月19日

自诉:咳嗽,咯痰1年多,加重4天;医院中西药治疗显效不大。

查体:体温正常,咳嗽夜间加重,咳痰清稀,喉中泡沫痰缠结不化,舌质淡,苔白厚腻,脉沉濡弦。给予小青龙汤加味

处方:桂枝45g麻黄45g干姜45g白芍45g炙甘草45g细辛45g制半夏45g五味子45g制附片30g生姜45g(切)

剂量:3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煎服方法:用冷水mL浸泡半小时,武火煮开,文火再煎半小时,分三次饭后温服。

禁忌:生,冷,酸,浓茶;绿豆及绿豆制品;发物如:鸡蛋,甜酒等。

二诊:患者咳嗽的次数和咳痰量明显减少,病情好转百分三十。

效不更方,原方六剂。

三诊:年5月6日,随访患者病情痊愈。咳嗽咯痰全部消失,一身轻松。

注:患者未遵医嘱服药,一剂药服了两天;但最终效果还是满意。(贵州·周福源医案)

7

咳嗽气促一月

患者张某,女,84岁

初诊日期:年7月11日

症状:咳嗽,气促一月,加重半月;患者于一月前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痰,咳白色泡沫痰,曾在当地治疗(具体不祥)未见好转,近半月来出现气促,动则气喘加重,不能平卧,遂来我院治疗,半月(头孢、氨茶碱,甘草片)未见好转,家属欲放弃治疗;体温36、5度,脉搏86次/分,血压/80,呼吸54次/分,端坐位,痛苦面容,张口呼吸,脉沉细,舌苔薄白,口不渴。

处方:小青龙汤加制附片去麻黄加茯苓杏仁

方组:桂枝30g干姜30g生白芍30g炙甘草30g细辛15g制半夏30g五味子30g制附片20g茯苓40g杏仁15g

剂量:五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煎服方法:每剂药水开后再煮25分钟,去滓,分三次饭后温服。

效果:五剂药服完,痊愈出院。(湖北·宋奎医案)

8

感冒引发肺炎

患者白某,周村区人,女,年龄:2岁8个月

初诊日期:年2月16日

就诊经历:患者因感冒医院住院治疗17天,治疗效果不佳,经朋友介绍,来此寻求中医治疗。

查体:肺炎后遗症喘,有痰,无汗。给予小青龙汤加减

方组:制附片15g桂枝15g茯苓15g杏仁15g(捣)干姜15g白芍15g炙甘草15g细辛15g制半夏15g五味子15g

剂量:三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煎服方法:水开后再煮25分钟分三顿饭后热服

忌:牛奶,酸奶,水果,饮料等生冷之物,绿豆及其相关制品。

效果:已痊愈。(山东·吕滨愉医案)

9

哮喘病十余年

患者李某,男,44岁

初诊日期:年3月5日

自述:哮喘病十余年,长期反复输液,逐渐加重,现畏寒,咳嗽,气喘,满肺哮鸣音,痰多稠,大便每日2一3次,溏粘;四肢凉,自汗。对多种西药过敏。

查体:面色晦暗,鼻塞,右寸脉浮稍数,关脉弦滑数,尺脉细脉,左寸细稍数,舌淡胖苔白边齿痕,舌下静脉曲张瘀青。

处方:附子加小青龙汤加苏子,蝉蜕,莱菔子

方组:超微附子3包(约合30g)桂枝30g麻黄30g干姜30g白芍30g灸甘草30g细辛30g制法夏30g五味子30g苏子30g蝉蜕10g莱菔子30g

剂量:七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煎服方法:水开煎20分钟,泡超微附子,分三次饭后热服。

辅助:用超微小青龙方肺俞穴,风门穴,膻中穴穴位敷贴。

效果:三日后来电话告知缓解。

药服完复诊:气喘,汗出,唇色暗,面色暗,精神状态好转。调整处方真武汤加干味辛

方组:超微附子4包(约合40g)生姜45g(切)白芍45g茯苓45g白术30g干姜30g五味子30g细辛30g

三诊:临床症状消失,续真武汤加干味辛。(湖南·万绪金医案)

10

咳喘胸闷2月余

患者喻某,男,60岁

初诊日期:年3月14日

自诉:咳喘,咳白痰2月余,加重5天,伴胸闷,活动后咳喘加重,张口抬肩,心慌汗出,双下肢浮肿,平素四肢冰冷,纳差,眠差,小便频量少,大便软,有慢性支气管炎,心脏搭桥术病史。

查体:慢性病容,精神较差,舌淡胖苔白齿痕,脉沉细涩。

处方:制附片加小青龙汤

方组:制附片30g茯苓60g杏仁20g(捣碎)白芍30g细辛30g干姜30g桂枝30g法夏30g五味子30g炙甘草30g

剂量:五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煎服方法:用冷水毫升浸泡1小时,水开再煮30分钟,分三次热服。

二诊:年3月19日,咳喘,胸闷,稍有减轻,胃脘部饱胀,口中和,眠差,四肢仍凉,舌淡苔白腻脉细弦涩

调整处方:桂枝去芍加麻黄附子细辛汤

方组:制附片30g麻黄30g细辛30g桂枝45g生姜45g(切)大枣12枚(撕)炙甘草30g

剂量:五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煎服方法:用冷水毫升浸泡1小时,水开再煮30分钟,分三次热服。

三诊:年3月24日

患者诉咳喘好了三分之二,其他症状均较前好转,四肢也温了,自感身体轻松许多,要求继服五剂。

结果:电话回访,药未服完已不咳喘。

嘱:服药期间均忌绿豆及制品,酸冷辛辣食品等。(湖南·罗泽武医案)

11

咳嗽,口腔糜烂

患者杨某,女。

症状:口腔内严重糜烂斑块及白色齿痕,疼痛不已,病程已有三年,经多方治疗未果,后经人介绍到本诊所就诊。

查体:舌苔滑腻,脉沉细,痛甚时口服止痛药,落下个胃病,纳差,失眠,大便时干时溏。

处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效果:服用一段时间后除口腔外诸症均好转,

第二次来诊:患者停了一段时间药(约一个月)又到我诊所就诊,但这次是因为咳嗽,胸闷,咽痛,自述输液治疗一个星期,效果不好。给予小青龙汤

方组:桂枝45g干姜45g麻黄45g白芍45g炙甘草45g细辛30g半夏30g

剂量:七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煎服方法:水开再煮30分钟,分三次饭后温服。

禁忌:生冷腥腻之品。

再诊:一周后患者非常高兴说这次的药太好了,不但咳嗽好了,而且口腔咽炎也不痛了,我一看口腔,糜烂的的斑块好了许多,就连齿痕也只是隐隐可见了。

患者主动要了十剂小青龙汤,后来又让女儿来抓了十剂。

就这样几年的口腔糜烂让小青龙汤一个月就治好了,这叫“歪打正着”

注:之前患者口腔治不好,总怀疑是口腔癌,医院让做活检还没做。(贵州·刘易春医案)

12

感冒咳嗽

患者杨某,河南南阳邓州市人,女,59岁,初诊日期:年2月2日。

自诉:感冒咳嗽一周余,在其他诊所吃药输液7天,效果不理想经他人介绍来此治疗。

刻诊:稍有鼻塞、咳嗽伴咳吐粘痰,大小便可,舌质红,舌苔白,脉滑数。

处方:小青龙汤加味

方组:桂枝15g 生白芍15g 生麻黄15g 干姜15g 细辛15g 制半夏15g 五味子15g 炙甘草15g 黑附片15g 杏仁15g 茯苓45g 生姜20g(切)

剂量:三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煎服方法:每剂药水开再煎20分钟,分三次温服。

禁忌:绿豆、辛辣、寒凉食物

年2月6日:病情十去八九,病人甚喜,连赞效佳

继续服用三剂巩固疗效。(河南·张建青医案)

13

哮喘四十多年

患者付某,女,62岁

初诊日期:年3月6日

病史:哮喘四十多年,以前感冒加重,现半年来动则喘,严重时生活自理困难。

查体:消瘦,睡眠差,动则汗出,两便正常,舌淡红苔白,脉沉细。

处方:小青龙汤加减

桂枝45g干姜45g生白芍45g炙甘草45g细辛30g半夏45g五味子45g制附子15g杏仁20g

剂量:三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煎服方法:水开后再煮25分钟,分三次温服。

二诊:三月九日病人自述稍轻一点,调整处方:小青龙汤加减

桂枝45g干姜45g生白芍45g炙甘草45g细辛30g半夏45g五味子45g制附子15g杏仁20g黄芪45g

剂量:三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煎服方法:水开后再煮25分钟,分三次温服。

三诊:3月12日,动则喘大减,汗已不出,前一天自己洗了两盆衣服。

患者要求再服几剂,巩固疗效。

效不更方,处以二诊原方十剂。(山东·耿志平医案)

14

哮喘70年

患者王某,男,72岁

初诊:年4月5日

症状:哮喘70年,近20年哮喘发作频繁(2岁时因出荨麻疹时没有很好的治疗留下的病根),每次发作1月不愈,哮喘气促,15年前曾患肺结核治愈,夜间加重,不能平卧,需用西药喷药稍缓解,有痰难咯,手足冷,患者总觉得低热(36、8-37摄氏度),晨起有白痰,眠差,不渴,平素无心悸,面色黄黑,消瘦,唇暗,脉紧,无力。

辨证:正气虚,外感风寒,水停心下。

处方:小青龙汤加减

方组:桂枝45g赤芍45g杏仁20g干姜45g细辛45g制半夏45g五味子45g炙甘草45g制附子15g

煎服方法:以水三碗水开后小火煮25分钟分三次饭后温服

治疗效果:上药一剂后,哮喘减半,三剂后哮喘止。

后续治疗:后改用金匮肾气丸巩固3个月。

一年多来,哮喘没有再大发作。(涂华新先生医案)

15

右肺小细胞癌化疗后胸闷气喘

患者剧某河南兰考人,男,50岁

初诊日期:年10月14日

初诊时症状:检查示右肺小细胞癌,已化疗三次,此次为化疗后五天,胸闷,动则气喘,稍食凉物则腹泻,胫不肿,左乳外侧部压痛明显,纳差,大便日一行,小便可。舌淡红,中有裂纹,脉数。

处方:小青龙汤去麻黄加茯苓杏仁后在家按此方服用

组方:制附片30g桂枝45g干姜45g白芍45g(炙)甘草45g细辛45g制半夏45g五味子45g茯苓45g杏仁15g

剂量:七剂(每日一剂)注:病人按此方在家服用了一段时间

煎服方法:水开后煮30分钟,分三次温服

再诊:年12月24日复查示病灶较上次明显缩小,眠纳可,二便可,自觉身体如未病之时,期间亦未再做放化疗,淡红舌,薄白苔,已无裂纹,脉沉迟缓。给予桂枝人参汤加味三十剂。(涂华新先生医案)

16

咳嗽气喘遇冷加重

患者石某,南阳人,男,2岁

初诊日期:年11月6日

症状:咳嗽,气喘,半月余,一直治疗未见进退,经其母同事介绍来诊。其舌淡红,苔略白腻,指纹淡红。但见患儿端坐,闻及喉中呼吸漉漉有声,其母述遇冷加重,辨为外寒内饮之小青龙汤证。

处方:小青龙汤

方组:制附片30g桂枝15g麻黄15g干姜15g白芍15g炙甘草15g细辛15g制半夏15g五味子15g茯苓45g杏仁15g捣)

剂量:三剂(每日一剂)

煎服方法:每剂药水开后再煮半个小时,分多次少量喂服。

禁忌:禁食绿豆类制品和所有水果饮料。

治疗效果:后知一剂而咳喘大减,三剂痊愈。

小青龙汤,临床脉证互参,辨证为外寒内饮,或内有寒饮引起的咳、喘等呼吸系统疾病用之均有良效。(涂华新先生医案)

17

咳嗽,颜面肿胀强涩

患者仝某,唐河县人,女,34岁

初诊日期:年2月3日

症状:起因于外感,经治疗后,面部疑似过敏,现仍咳嗽,颜面肿胀强涩,大范围红色斑疱疹,呈团块状发展,鼻梁部尤重,病已多日,自述几乎不敢外出,眠纳一般,二便可,舌淡红,边齿痕,舌尖有淤斑,脉迟缓。

处方1:小青龙汤加味

方组:制附片30g桂枝15g麻黄15g干姜15g白芍15g炙甘草15g细辛15g制半夏15g五味子15g

剂量:一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嘱:禁食水果饮料等一切生冷之物

处方2: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味

方组:制附片15g柴胡60g党参20g茯苓20g龙骨20g牡蛎20g肉桂20g磁石20g黄芩20g制半夏60g生大黄20g生姜25g(切)大枣6枚(撕开)

剂量:两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煎服方法:每剂药水开后再煮25分钟,分三次温服

嘱:停服其他药物

2月9日再诊:咳止,颜面红色斑疱疹完全消失,仅鼻梁部少许红色残留,再开处方2三剂。(涂华新先生医案)

READ

河南辛昕医生:脱发已到00后,仲圣经方解您忧

奇难顽症经方速效

福建胡广忠医案

针刀公益+经方公益+针灸公益+经方精品讲座,四班合一,三大导师齐上阵,来了绝对值!

开课通知

大医担大道,民命重于天。年12月18-22日,医圣第二故乡——长沙,仲圣平台将邀请知名中医、经方临床实战家涂华新先生讲授经方,致敬仲景先师,带您领略中医经典《伤寒杂病论》之瑰丽神奇,学习-

⊙版权声明:文章根据仲圣师友医案编辑,版权归作者所有。

编辑:七七黄芩校对:刘初一沐南

欢迎各位师友投稿,投稿邮箱

qq.







































白癜风药
四川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zssgo.com/jbtz/8419.html
最新文章
热点排行
慢性咳嗽是如何引起的

慢性咳嗽是如何引起的?慢性咳嗽是儿童常见的症状之一,但由于一些检查在幼小……【查看详情】

精彩推荐
相关导读
慢性咳嗽是如何引起的

慢性咳嗽是如何引起的?慢性咳嗽是儿童常见的症状之一,但由于一……【查看详情】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