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力是人体自身的防御机制,是人体识别和消灭外来侵入异物(病毒、细菌等)的能力。有许多家长提问说,孩子母乳喂养,六月龄前很少生病。可是,宝宝六月龄后可能会出现感染,甚至很频繁。这是为什么?相信很多宝爸宝妈都有过类似的疑问。
今天我们就为大家讲解关于宝宝免疫力的那些事。
孩子的免疫力与成人有何不同?
宝宝出生前很短一段时间,妈妈会将自身的抗感染的抗体送给自己孩子,而且多数家庭在这一段时期内也很少让宝宝过多接触外界。宝宝至6月龄时,来自母亲免疫力逐渐减少,而自身免疫力发育仍处于起步阶段,宝宝外出机会增多,同时宝宝6月龄后,自己的行为得到发育,比如说吃手,到处爬行,接触的微生物增多,感染性疾病也就随之而来。这些感染性疾病中,病毒感染比较常见,例如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轮状病毒、麻疹以及肠道病毒等,多数病毒感染后孩子就会产生免疫功能,而且疾病可以自愈。不过部分病毒感染严重时仍然会有严重的后果,如:肺炎、脑炎、腹泻病、肝炎、肾炎甚至心肌炎。特别是病毒感染后一段时间之内,孩子的免疫力会被抑制,很容易继发新的感染。也有很多小宝宝会有细菌感染,如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和大肠杆菌等。年龄越小的孩子出现感染就越要引起重视。
孩子上幼儿园后为什么经常生病?
宝宝3岁左右,开始入幼儿园,生活的环境改变,缺乏家庭的精细照顾,同时,接触的病原微生物增多,宝宝们比较集中,增加了交叉感染的机会。所以三岁后虽然孩子的免疫能力提高了,仍可能会经常感冒。这一时期病毒感染的比例更高,传染性疾病如手足口病、麻疹、水痘或者猩红热会增多。同时支原体等不典型感染也会增多。还是一样,正常的孩子都会感染,每次感染都是对免疫功能的一次刺激,都可以产生新的抗病能力。
宝宝经常发烧咳嗽,是不是免疫力低下?
所谓免疫功能低下是一种笼统的说法,医学上将它细分为三种情况,一种是正常的生理性免疫低下,随着婴幼儿的发育成熟而完善。另两种情况分别为先天性免疫低下和后天继发性免疫低下,均属病态,需要特殊治疗。
生理性免疫低下实际上是人体生理现象,不属于病态。类似于人类的智力发育,谁也不会或不应该要求孩子具有与成人相同的智力。同样,我们也不能指望年幼的孩子具有和大人一样的免疫力,大部分儿童为生理性免疫低下。
孩子发热咳嗽,应该寻找病因,大多与感染密切相关,但不要发热咳嗽就服用抗生素,这样并不利于免疫系统的成熟。
任何时期内的孩子如果感染过度频繁,特别是比较严重的感染时(如:肺炎、脓肿或者肉芽肿等),一定要进行免疫方面的检查以除外免疫缺陷或者免疫紊乱性疾病。
孩子经常生病,需不需要进行提高免疫力的治疗?
免疫治疗应该为调节治疗,对免疫异常状态有些需要免疫抑制,有些需要免疫增强,而有时候是免疫调节。对大多数孩子,如果没有反复感染,不应该第一时间给予过多的药物调节免疫力。不要认为孩子出现过感染,就是免疫功能低下。免疫系统包括先天免疫和获得性免疫。获得性免疫就是在出生后不断受刺激后产生的,所以家长不必对正常的孩子采取任何方式的提高免疫功能的治疗。但如果孩子反复肺炎,还是要重视的,可能存在免疫的异常,也需注意是否有特殊病原,是否有气道畸形,是否有气道异物,是否有肿瘤等。对于存在免疫紊乱状态者,如严重湿疹、哮喘、慢性咳嗽以及长期腹泻者应该查明原因,必要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免疫干预治疗。
怎么提高宝宝的免疫力?
适当运动——强身健体
均衡饮食——提升防御功能
及时添减衣物——适应外部环境
不必过于干净——形成免疫记忆
良好的卫生习惯——防止病从口入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清除污染隐患
不要随意使用抗生素——让免疫系统得到锻炼
新生宝宝母乳喂养——免疫物增加婴儿机体免疫力及抗病能力
什么情况下需要口服免疫力药物治疗呢?
反复的感染,无论是否查出病原体,都需要注意是否存在先天或后天的免疫低下,大部分与呼吸系统有关,全国小儿呼吸道疾病学术会议对反复呼吸道感染制订了诊断标准,您的孩子如果在这个范围之内,可以不需要服用增强免疫力的药物,如果是反复呼吸道感染,建议咨询呼吸科及免疫科医生。
了解更多请关医院儿科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