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了,宝宝最易咳嗽季节就要到来,秋燥咳
已经正式立秋了。立秋后,高温虽然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但是气候却在悄悄发生着变化,而随着气候变化带来的是会引起宝宝咳嗽的秋燥。
秋燥伤肺,宝宝最容易出现的状况是莫名其妙就咳起来,这就是典型的秋燥咳嗽。很多家长一看见宝宝咳嗽就给他吃川贝炖梨或秋梨膏等,但宝宝吃时却发现效果不大,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处理方法不对症!其实,秋燥并不是我们以为的那么简单,而是有温燥和凉燥之分。不同的秋燥,应对方法也不同,不小心用错了,只会适得其反。今天就特别分享一下不同原因秋燥的应对辨别和方法。
宝宝受到温燥时,通常出现以下症状1、舌头变红,觉得口干、口渴,一直要喝凉水。
2、心烦脾气大,动不动就发脾气,小便颜色较深,大便干燥,有时候甚至会便秘,鼻腔也会变得干燥,有时候会出现血丝。
3、咳嗽时没有痰,是干咳,有时候会有很少量的痰,痰液粘稠,呈黄绿色。
4、宝宝有时候会出现低烧,头疼等症状。
如果宝宝出现这些症状,家长就可以判断这是感受温燥了。
调理温燥引起的咳嗽可以用下面的食疗方:
川贝炖梨材料:川贝粉3克,梨1个
做法:
1、梨去皮洗净,从上端切开,挖去梨核,放入川贝粉,然后盖上。
2、把梨放入一个碗里,加适量水,放入蒸锅中隔水蒸1小时左右。
3、待梨放温后,给宝宝吃梨喝汤。川贝性凉,味甘平,入肺、胃经,具有润肺止咳、化痰平喘、清热化痰的作用。
梨味甘、性凉,入肺、胃经,具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的作用,适用于热邪伤津等症。二者结合对温燥引起的咳嗽效果特别好。这个方法对热咳也非常有用。
秋梨膏材料:梨5个,生地、葛根、麦冬、贝母各10克,姜汁10克,藕节50克,萝卜半个。
做法:
1、梨、藕节、萝卜分别洗净去皮,切小块,放入料理机中打成茸。如果家中没有料理机,可以用擦板擦。
2、生地、葛根、麦冬、贝母打成粉。
3、将材料1中的材料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冰糖,再放入材料2的粉末、姜汁,大火煮开后转小火慢熬30分钟关火。
4、用纱布滤出砂锅中的渣滓,滤出的汁水倒回锅中,继续用小火熬,一边熬一边搅拌。熬制汁水浓稠有厚度,出现黏黏的感觉时,关火。
5、梨膏放至温热后,加入适量蜂蜜搅拌均匀,装入密封容器中保存,喝的时候取一勺兑水即可。秋梨膏是老北京的一种特产对于治疗因温燥伤津所致的肺热烦渴、咳嗽、便秘等效果特别好。如果嫌麻烦,也可以买现成的回来直接稀释给宝宝喝。
去秋燥中的凉燥
凉燥一般是深秋时出现,天气从夏天的热,骤然过度到秋天的凉,人体的津液开始往回收,收敛的时候寒气直接侵袭到肺,这时出现的种种不适就是凉燥。夏天如果宝宝长久处在空调房里,寒气入体,也会出现类似的状况。
宝宝受凉燥时,会出现的症状1、舌质不红,出现怕冷、畏寒、怕风等感冒的症状。
2、没有汗,小便清稀。
3、鼻腔干干的,没有鼻涕或是少量的清鼻涕。
4、咳嗽没有痰,或是出现类似感冒的打喷嚏等症状对付凉燥,如果还是用川贝炖梨、桑杏汤等,就会沮丧的发现怎么吃都没效,有时候咳嗽还会越来越严重。这是因为川贝炖梨、桑杏汤等是凉润的药物,错误的服用了会导致寒气被闭在体内出不来,宝宝的咳嗽就会久治不愈,甚至越来越严重。
因此,对付凉燥,不能用滋润的方法,而是要用温热的方法帮助宝宝温暖身体,把寒气驱除出来,让津液重新回到体表,这样才能驱除凉燥。
调理凉燥引起的咳嗽可以用以下方法苏叶水材料:紫苏叶3克,水毫升
做法:紫苏叶放入锅中,加入水,盖上锅盖,大火煮开后换小火熬煮2-3分钟,关火。不掀锅盖,直至苏叶水放温至能饮用再给宝宝喝。苏叶熬煮的时间不能太长,如果家长觉得麻烦,也可以用开水直接冲泡,放温后再给宝宝喝。喝苏叶水前,最好先让孩子吃点东西,空腹服用,容易元气不足,无法发汗。
紫苏叶性味辛温,有发表、散寒、理气的功效,能祛除寒气。一般宝宝喝下去一会,就能感觉到身体发热,微微出汗后,凉燥的症状就会开始消失,这是因为紫苏叶刺激了气血,驱除了体内的寒气,让身体产生足够的抵抗力。有些宝宝不喜欢苏叶的味道,拒绝喝苏叶水,也可以用苏叶水泡脚或泡澡。把苏叶的量增加至10克左右,再加一大锅水烧开,放温后,给宝宝使用。
烤橘子材料:橘子一个
做法:把橘子放在火上烤,不断翻动,烤到外皮焦黄即可关火,剥去外皮放温后给宝宝吃。橘子是温热的,在宝宝受寒咳嗽时,吃烤橘子能帮助身体温暖,把寒往外赶,咳嗽很快就能好起来。
夏天天热如果宝宝长久处于空调房里,受寒咳嗽,也可以用这个方法。只是夏天只能买进口橘子,效果是一样的。如果买不到新鲜橘子,可以用一两片陈皮煮水给宝宝喝,止咳散寒的效果一样。
鎷夎惃娌荤枟鐧界櫆椋庝笓绉戝尰闄㈠摢瀹跺ソ浜戝崡鐧界櫆椋庡尰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