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见的ldquo免疫力rdquo

时间:2022-5-7 15:02:10 来源:咳嗽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系列文章之(四)

看得见的“免疫力”(2-2)

——结合临床病案的分析

文/耿创新

文章摘要:

1.恩师王正龙先生讲述的免疫力的概念:从里到外的力量。

2.免疫力是《内经》、《伤寒论》的精髓(略)

3.此次新冠肺炎与免疫力

4.从几个临床疾病,让大家形象感受到“从里到外”是如何发挥作用的(详)

(一、二、三部分,请见前一篇公号文章2-1)——

正文

注意:此所谓“免疫力”,不是西医学的严格意义上的“免疫力”。是综合了《内经》、《伤寒论》的理论和临床实践,结合时下流行的说法,提出的一个宏观的概念。

图片源于网络致谢

四、临床例证通俗演义

上述免疫力的概念,可能让人感觉看不见摸不着,不容易感受到。笔者从自己治疗过的临床病例中,见出上述“免疫力”在每个患者身上的具体体现:

从年下半年开始,某公司的几个员工都找我看病。后来一个熟人告诉我,这些病人,都是该公司的D女士介绍的。我才想起来,我给D女士治疗的是中期鼻息肉。

鼻息肉,如果不是很严重的话,在我看来,不是很难治疗的疾病。所谓息肉,就是长期的不通畅造成的。所谓不通畅,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垃圾代谢不出去,在此部位堆积;另一方面是新的营养输送不过来,导致该部位的细胞变性坏死。而息肉发于哪个部位,就需要具体辩证了,此处不多啰嗦。(临床上六经辨证的功夫)

一说到“鼻息肉”,大家都知道“肺开窍于鼻”,于是很多人开防风、白芷、细辛、鹅不食草、苍耳子、辛夷之类的通鼻窍的中草药。为什么很多人效果不好呢?因为这种治疗,不是“从里到外”,而是“从外到外”。是在里不足的前提下直接解表,是空中楼阁。对于轻症,短期内,会有疗效。但是很容易复发,而复发之后,可能更难治。对于重症患者,根本无效。因为“从外到外”,是把精气硬抽取出来,在治疗过程中,消耗了在里的气机。(请参考《回答附子理中汤里是否可以加黄芪》中纲目、三焦的概念)真正的“从里到外”,是从下焦开始,生发到中焦,积累到上焦。虽然是鼻息肉,也要看全身的体质,进行整体的辩证治疗。只有在下焦和中焦打好基础的前提下,上焦才能真正长治久安。

既然如此,治疗就是恢复患者的“从里到外”的功能:一方面垃圾能够代谢出去,通道通畅;另一方面,在通道通畅的前提下,新的气血能够补充上来,生长新的鼻腔组织。无形的功能恢复了,有形的病灶鼻息肉自然能够痊愈。(严重者很难完全消除。但可以部分消除,减轻症状。请参考《不要想着所有的病都能治好——试论治疗疾病中战略方向的重要性》,《“气血”究竟是如何“滋养”身体的(通俗版)——略论“气、血、津、液”》)

空鼻症图片源于网络致谢

在我来看,本来不复杂的疾病,为何D女士如此重视呢?

因为如果不是吃中药,到医院是要做手术的。手术,就是直接把息肉切除。短期看来,疗效立竿见影。但是切除之后,部分患者可能会患上“空鼻症”。那个“空鼻症”,可是比鼻息肉更加难以忍受,甚至会引发心理问题的。(有关空鼻症所造成的一系列后果,此不赘述,大家可以自行百度。当然,不是每个鼻息肉切除术的患者,都会患上空鼻症)不但难以忍受,而且不可医治!

道理很简单,患者体内的新陈代谢功能没有恢复,那条无形的生产线没有被修复。有形的增生组织虽然被切除了,而后续提供生长新的组织的气血还是那么弱。新的组织生长不起来,鼻腔本来的过滤、加温、加湿的功能自然恢复不了。

除了可能造成空鼻症,部分患者还会复发。因为虽然把物质层面的病灶切除了,但是功能层面的生产线并没有恢复。依然会有垃圾得不到及时清理而积聚,新的组织得不到营养而变性坏死,可不就是会复发吗?

有关无形与有形,功能与物质,请大家参考:

《无形与有形玄学与科学——略论《内经》从“天”的层面治病的理念》

《疾病的顺序医疗的层次》

这就是从里到外的免疫力,在鼻息肉治疗中的具体体现。

同样发生于鼻腔的常见病,还有鼻炎,鼻窦炎。在给鼻炎、鼻窦炎患者治疗的时候,我总是提前强调,在服用我的药物之后,可能打喷嚏、流鼻涕、流脓涕的症状会暂时加重,但这是好事,接着服药就行。如果症状实在严重,加量服用。很多患者会说,真是这样。服药开始的几天,症状会更强烈,就像病情加重了一样。其实这正是疾病减轻,由阴出阳的表现。

为什么这么说呢?笔者对于鼻窦炎的认识,由来已久。我上高中的时候(、年左右),有一个同学就是比较严重的鼻窦炎,整天说话囔囔的,喊头疼头晕,整天用力擤鼻涕。有此聊天,他跟我说,医院曾经用一种穿刺针穿刺到鼻窦,用生理盐水把鼻窦的脓鼻涕冲出来。当时特别见效,立竿见影。但是,很快就又复发了。后来也不再去穿刺冲脓了。所以他后来一直在擤鼻涕,一直说话囔囔的,一直喊头疼头晕。——我咨询了我大学同学王兵,那种疗法叫鼻窦穿刺冲洗注药。现在需要住院手术,用鼻内窥镜和负压吸引。痛苦小,成功率高,但是费用高。

我跟鼻窦炎患者说,服用了我的药物之后,出现更打喷嚏,流更多的脓涕。这不就是你自己的新陈代谢的力量恢复了,你的鼻腔、鼻窦得到了源源不断的新的气血的供应,你自己用新的气血,把之前存储的脓涕等炎症产物等给“冲洗”了出来。相当于你自己给自己做了穿刺引流的的手术,但是更彻底,更经济,而且没有那么痛苦。在脓涕被“冲洗”出来之后,后续补充了新的气血,马上把之前的炎症组织置换了,以后就不会再源源不断地产生新的脓涕了。

这不就是具体的,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由里向外”,“由阴出阳”的免疫力恢复的表现吗?

妇科炎症的患者服用药物之后,会有带下暂时更多的表现。宫寒的病人,会有再来月经出更大血块、出更多黑血的情况。我总是会用鼻炎、鼻窦炎的例子来类比,跟患者解释。

痔疮,肿瘤,囊肿等等一系列积滞的疾病,各种慢性炎症性疾病,都是如此。

这里有一个问题,症状暂时加重总让人感觉是不好的,那怎么判断服用我的药物之后的症状加重是好事不是坏事呢?根本在于,局部症状加重,是在全身的元气恢复的基础上,垃圾往外出的表现,这是好事。所以,虽然局部症状暂时加重,但是没有很不舒服的感受,比如对于鼻窦炎来说,鼻涕出来很痛快。同时,睡眠改善,食欲增强,精神旺盛而有耐力。——千万不要说吃了药症状加重都是好事。

如果器质性病变实在太重,光靠自身的新陈代谢显得力不能及,这时候,需要酌情考虑西医的手术,配合中药。

临床上,不管内外妇儿,都遵循此规律。年初,笔者曾治疗一例外伤后,伤口久不收口的患者。西医换药几个月都没好。我见了患者,一看,伤口很深,一直流水不说,伤口周围都是紫黑色的组织。也即是伤口用来长肉的,都是一些淤血,那伤口只会越来越深。我也没有治疗伤口不收口的祖传秘方,独门绝技,特效产品,就是用六经辨证,恢复患者全身的新陈代谢,同时让患者局部伤口艾条温灸。患者第二次来的时候,家属就说,伤口见好。虽然还是那么深,但是周围泛红了。这不就是垃圾开始往外走,新的气血要来补充吗?由里向外的免疫力,是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

还是翻到了当时的一张照片。这已经是治疗了几次之后,伤口周围开始泛红,伤口开始往上长肉的照片了。如果不是伤口周围的淤血等垃圾被代谢掉,新的气血能够输送过来荣养此伤口,再怎么换药,用再好的外用药,伤口也难以长出新肉。褥疮难治,不也是这个原理吗?

注意,这里所说的“从里向外的力量”,要么通过六经辨证进行治疗,要么是“缓带披发,强食生肉,大杖重履而步”。即便是锻炼这件事,比如锻炼的强度,也要具体到每个不同体质的人。(请参考《锻炼那些事》)没有任何一种药品或者食品能够“包治百病”,能够提高全民的免疫力。请不要将笔者说的“免疫力”与有病治病、无病强身,只有正作用而没有毒副作用的大力丸们相提并论。(请参考《包治百病???》)

以上,只是举了临床中的几个例证。从本质上说,《内经》、《伤寒论》分析和治疗所有的疾病,包括这次的新冠病毒肺炎,都无外乎修复人体那条无形的,从里到外的生产线,也就是恢复人体的免疫力。功能虽然是无形的,但是功能失调与恢复的过程中,症状的变化确实看得见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免疫力”是看得见的。

-02-01

参考文献:

*《黄帝内经素问校释上·下》河北医学院山东中医学院校释人民卫生出版社

*《伤寒论浅注方论合编》陈修园著学苑出版社

欢迎转载,敬请注明出处作者对所发文章保留版权,盗版必追本期编辑:陈墨——

友情集结号

梁漱溟学习梁漱溟——耿创新王正龙先生入室弟子临床之余,致力于《黄帝内经》《伤寒论》等经典的传播经典中医学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zssgo.com/kszs/16656.html
热点排行
如何判断慢性咳嗽的病

当你的身体出现长期慢性咳嗽的现象时,你知道慢性咳嗽的原因是什么吗?慢性咳……【查看详情】

精彩推荐
相关导读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