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糖尿病自身抗体这些问题您不可不

时间:2016-8-30 17:00:03 来源:咳嗽

关于糖尿病自身抗体这些问题您不可不

1型糖尿病是与自身免疫有关的代谢性疾病,在其产生、发展及医治进程中存在着各种免疫功能改变。

测定糖尿病自身抗体(ICA、IAA、GAD、IA-2等)有助于对糖尿病进行临床分型、指点临床用药并对将来预后判断提供参考根据。

检查糖尿病自身抗体意义何在?检查糖尿病自身抗体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指点糖尿病的临床分型

根据病因不同,糖尿病可分为多种类型:如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和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等,每种类型糖尿病又可细分为许多亚型。由于不同类型的糖尿病在医治选药和病情预后等方面均有所不同,因此,对已确诊的糖尿病人进行正确的临床分型就显得尤其重要。

2.在高危人群中筛查1型糖尿病

对1型糖尿病高危人群(主要指患者的1级亲属)做糖尿病自身抗体检查,可以初期筛查1型糖尿病,提早干预。

3.预测β细胞功能衰竭

一般说来,糖尿病初诊时,如果检查患者有多种抗体阳性而且抗体滴度较高,则预示该患者胰岛功能衰竭速度较快。ICA阳性说明患者体内尚存一定数量的胰岛β细胞,ICA阴性提示胰岛β细胞已被破坏殆尽。

4.预测临床疗效

患者胰岛移植后,若血清抗体由阴转阳或滴度上升,提示胰岛移植引发了自身抗原再次暴露给免疫系统,引发自身免疫反应,此类患者移植成功率低;反之,则移植成功率较高。另外,在对1型糖尿病用免疫抑制剂(如环孢霉素等)实行免疫医治时,自身抗体水平下落,说明免疫抑制医治有效,可在一定程度上阻断自身免疫对胰岛β细胞的破坏。

「糖抗」家族有哪些主要成员?糖尿病自身抗体是一个大家族,其主要成员有抗胰岛素自身抗体(IAA)、抗胰岛细胞抗体(ICA)、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蛋白络氨酸磷酸酶抗体(IA-2A)等,现分别介绍以下:

1.胰岛素自身抗体(IAA)

胰岛素自身抗体(IAA)可能是由胰岛β细胞破坏所产生的,是本身免疫性β细胞损伤的标志,与1型糖尿病的产生有显著相关性,可在1型糖尿病病发前数月至数年出现,在新诊断的1型糖尿病病人中阳性率为30%~40%,在LADA病人中亦可检测出IAA。故可用于初期发现1型糖尿病。

另外,在少数使用外源性胰岛素医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液中也可检出胰岛素抗体,说明机体存在「胰岛素抵抗(IR)」。

临床上,如果患者在胰岛素用量已很大的情况下血糖控制仍不理想,此时须检测胰岛素自身抗体(IAA),若出现抗体阳性或滴度升高可作为胰岛素抵抗的客观根据,此时可在医生指点下重新调剂医治方案。

2.胰岛细胞抗体(ICA)

抗胰岛细胞抗体(ICA)是β细胞破坏的免疫学标志,在1型糖尿病患者中阳性率很高,特别是1型糖尿病儿童阳性率更高,可达90%以上,而在2型糖尿病中阳性率很低。因此,在预测和诊断1型糖尿病方面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ICA早在1型糖尿病前期便可出现,ICA阳性者有60%以上将在5年内发展成为1型糖尿病,因此,它可作为1型糖尿病的初期筛查(主要针对1型糖尿病一级亲属)及诊断指标。另外,ICA亦可用于LADA的诊断。

在新诊断的1型糖尿病患者中,抗胰岛细胞抗体(ICA)的阳性率可达90%以上,以后随着病程的延长,抗体水平逐步下落,3~5年后阳性率降至20%。

3.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

GADA是胰岛β细胞的特异性抗体,在1型糖尿病病发前期和病发时多为阳性,而在正常人群及2型糖尿病患者中多为阴性,故常用于1型(包括LADA)和2型糖尿病的鉴别诊断和预测。

与其它自身抗体相比,GADA具有出现最早、持续时间最长、不容易消失、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的特点,在糖尿病的分型、病情发展预测、指点临床医治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4.蛋白络氨酸磷酸酶抗体(IA-2A)

又名「人胰岛细胞抗原2抗体」,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重要的胰岛素自身抗体。主要用于:(1)预测1型糖尿病的病发及肯定高危者;(2)进行糖尿病的分型。犹如GADA在1型糖尿病中阳性率高,而在2型糖尿病中低(约2%)一样,IA-2A一样可作为1型糖尿病的鉴别诊断根据。

但在LADA患者中,其阳性率(约6%~12%)显著低于GADA,故诊断LADA不如GADA敏感性高。

糖尿病自身抗体各自的优点与不足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出现早,在1型糖尿病病发前10年就可表现阳性,可用于初期预测1型糖尿病,并可鉴别是不是为LADA而非2型糖尿病;

胰岛细胞抗体(ICA)在1型糖尿病儿童中阳性率很高,可达90%以上,对儿童1型糖尿病诊断价值很大;

IAA对1型糖尿病的特异性不是太强,在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甲状腺疾病乃至某些正常人也可呈阳性,故单纯IAA阳性不能作为1型糖尿病的标志,但可用于诊断「胰岛素抵抗」;

IA-2A对经典的1型糖尿病特异性强,在新诊断及初期1型糖尿病中阳性率高,在亲属中预测1型糖尿病病发的准确性也很高(可达75%),但对LADA的诊断价值远不如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

因此,在运用糖尿病自身抗体检查时一定要注意扬长避短,联合检测,以提高阳性率,使其发挥最大的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糖尿病自身抗体检查不管在敏感性还是特异性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例如,曾用过胰岛素的患者可能会出现IAA阳性,某些本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神经系统疾病乃至极少数正常人也会出现糖尿病自身抗体阳性;而某些实际病程较长而发现较晚的1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自身抗体检查也可能呈阴性。

因此,在分析糖尿病抗体检查结果时,不管结果是阳性还是阴性或是弱阳性,都不能轻易地肯定或完全排除,一定要结合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对药物的反应性,特别是胰岛功能检查结果,综合分析和判断,才能得出客观准确的判断。

本文作者:王建华,医院糖尿病诊疗中心主任医师

:张开平

图片:Shutterstock.









































治疗白癜风有什么偏方
优技能丨小咘咘1岁就赢了全部人生她的高

转载请注明:http://www.zssgo.com/jbtz/909.html
热点排行
慢性咳嗽是如何引起的

慢性咳嗽是如何引起的?慢性咳嗽是儿童常见的症状之一,但由于一些检查在幼小……【查看详情】

精彩推荐
相关导读
慢性咳嗽是如何引起的

慢性咳嗽是如何引起的?慢性咳嗽是儿童常见的症状之一,但由于一……【查看详情】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