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起,天转凉,小儿秋咳要提防。衣被薄,喝热汤,耐寒锻炼是良方。
随着几场秋雨的降临,气温逐渐下降,因受凉而咳嗽的患儿增多。每到入秋的时候,妈妈就发愁了,宝宝容易咳嗽,痰多,喉咙发出声响,不见好转。
一、留心宝宝咳嗽的特点和规律
孩子一咳嗽,父母就心疼,恨不能马上止咳。其实,咳嗽有时候并不是坏事。咳嗽有清洁呼吸道使其保持呼吸道通畅的作用,将呼吸道内的病菌和痰液排出体外,减少呼吸道内病菌数量,减轻炎症反应。咳嗽不是细菌引起的,无须服用抗生素。
妈妈及时记录宝宝的咳嗽时间、咳嗽性质、音色、节律、诱发或加重因素。对医生的诊断有帮助。
二、咳嗽不一定吃药
俗话说,出汗、咳嗽、放屁,三件宝。咳嗽是一种正常的生理防御反射,是人体自行清除呼吸道黏液的唯一办法。宝宝早上起床有几声轻轻的咳嗽,这是生理现象,清理晚上积存在呼吸道的黏液,不必担心。
宝宝生病,爸爸妈妈心急如焚,常常恨不得宝宝的病马上好,什么好药能让宝宝马上止咳。其实不然,为什么宝宝服用了许多价钱昂贵的药物,为什么症状并没有多少好转?
这其中存在善意的误会―“医生看病一定要开药,咳嗽一定要吃止咳药”。随着科学知识的普及,大家逐渐认识到孩子咳嗽不一定吃药。
三、治疗要对因对症
宝宝咳嗽用药要根据具体临床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确定是病毒感染还是合并有细菌感染后再对症用药。如果只是单纯性的病毒感染而且症状不是很严重,一般不建议给宝宝服用过多的药物,爸爸妈妈做好护理工作,7-10天左右一般都可自愈。
单纯感冒引起上呼吸道粘膜充血水肿,产生刺激性咳嗽;可单独使用小儿止咳糖浆、非那根止咳糖浆、急支糖浆等止咳药。
感冒后咳嗽的主要原因是鼻液后流刺激咽喉,治疗要对因、对症双管齐下。对因:止涕通鼻,减少鼻液后流,可选用盐酸伪麻黄碱和马来酸氯苯那敏;对症:以镇咳为主,可用无成瘾性及呼吸抑制的氢溴酸右美沙芬。因一些止咳糖浆中含有可待因,这是一种从鸦片中提取出来的物质,小孩长期服用就会有依赖性,出现类似“毒瘾”发作症状。
哮喘性支气管炎,即喘有伴有炎症,采用抗生素、平喘药、镇静药联合。常用平喘药:博列康尼、舒喘灵、氨茶碱等;使用平喘药同时选用适量抗过敏药物,非那根、扑尔敏等;咳嗽迁延时久,2-3周,加用超短波等物理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