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酒渣鼻医院咨询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_8590068.html本科学士+硕士+博士在读,这是年幼失聪的女孩赵蚰竹交出的成绩单。她出生在辽阳市一个普通的医生家庭,3岁多被确诊为先天性神经性耳聋,完全失聪前在父母的辅导下学会了拼音、速算、唇语,并先后考上重点高中、大学、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在无声的世界里,她书写了一个真正的传奇,奏响了自强不息的时代强音。如果不是事先知道这是一个失聪女孩,很难发现面前的赵蚰竹与正常女孩有什么不同。这是一个朝气蓬勃、青春洋溢的时尚女孩,一副金属架眼镜使她具有一种特有的知性美。和每个爱美的女孩一样,她精心打扮自己,爱笑爱玩,有自己喜欢的明星。记者采访时发现,赵蚰竹话很少,但是会很认真地“倾听”,时刻注意观察记者说话的口型和表情。到了这时,记者才猛然意识到,这是一个生下来就几乎失聪的女孩,对于现在连听到一点点声音都是奢侈的她来说,在无声的世界里已经潜行了太久太久。在厦门大学读博的赵蚰竹。赵蚰竹和父母在家乡辽阳合影。(本文照片由采访对象提供)一个足以改变孩子命运的决定年,赵蚰竹出生在辽阳市一个普通的医生家庭。尽管入幼儿园之前就感觉女儿对声音反应迟钝,但身为医生的父母并没有多想,以为孩子可能是发育慢,说话有点儿晚。年9月,赵蚰竹上了幼儿园之后,敏感的老师多次反映,这孩子不仅不听话,还自顾自地玩,怀疑是听力有问题。从此,父母带着小蚰竹开始了漫长的求医之路。经过多方诊断,小蚰竹最终在首都医科医院被确诊为先天性神经性耳聋,其在幼年阶段残存的微弱听力,随时会因感冒、咳嗽、摔倒等原因导致全部丧失,并伴随眩晕症,最终成为聋哑人。“十聋九哑”,赵蚰竹父母十分清楚幼小的女儿以后将遭遇怎样的困难,整个家庭瞬间陷入痛苦之中。但随即,坚强的父母作出了一个足以改变孩子命运的决定——与时间赛跑,在孩子尚存微弱听力的时候,全力开展拼音、速算、唇语、英语音标等训练,使她在听力完全丧失之前,能多学一点儿生存技能和文化知识。首先是给孩子配置助听器。当小蚰竹戴上助听器的一瞬间,她被突如其来的声音吓得大哭起来,看着她一边用小手使劲往下拽戴在耳朵上的这个陌生东西,一边用乞求的目光看着父母,母亲金光再也忍不住泉涌的泪水,紧紧把惊恐的小蚰竹抱在怀里,放声痛哭。稍微平静下来的父母,此时下定决心,一定要把孩子带出无声的世界,让她像正常孩子一样快乐地成长。就这样,小蚰竹戴着助听器,以微弱的听力,在学龄前学会了拼音、速算、唇语和英语音标。母语说得含混不清的小蚰竹,为了掌握英语发音,每天晚上都在母亲的辅导下,站在镜子前练习英语口语,一站就是几个小时,成百上千遍地重复着,直到准确无误为止。当年卖给赵蚰竹助听器的店主黄爱华感慨地说,赵蚰竹可以去做助听器代言人了,鼓励听力有障碍的孩子和家长不要放弃,迎难而上。就这样,一个无声世界里的传奇,在赵蚰竹和父母惊人的坚持中开启了。像正常孩子一样上课为了抢时间学习,赵蚰竹提前一年,5岁就上了学。怕跟不上学校的学习进度,母亲每天晚上带赵蚰竹预习书本上的知识,第二天赵蚰竹就可以自信满满地和正常孩子一样坐在同一间教室里。这也成了赵蚰竹整个求学之路的学习习惯,成为书写传奇的必由之路。作为一个失聪的孩子,年龄又小,学校和老师难免有些担心赵蚰竹不能像正常的孩子一样上课,但她的父母坚持,“我们的孩子就是要像正常孩子一样上课!”在父母的鼓励下,赵蚰竹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听课”方式。她坐在教室第一排,上课时紧紧盯着老师的口型,生怕错过老师说的哪一句话。通过读老师的唇语,并结合自己的预习内容,判断老师的讲课内容,眼睛都不敢轻易多眨一下。就这样,赵蚰竹很快适应了校园生活,学习成绩不仅不比别的孩子差,还经常名列前茅。当记者问赵蚰竹小时候是否感觉到跟小朋友们不一样时,赵蚰竹回忆说,“老师、同学一直对我很关心、很照顾,所以尽管那时已经知道自己的情况,但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个问题,也没有觉得自己跟别人不一样。父母也一直在保护我,他们很伟大,我特别感谢他们。”赵蚰竹小学时的班主任赵静波回忆说,“最难忘记的是她那双渴望知识的眼睛,上课时她总是目不转睛地盯着老师的口型,盯着黑板,生怕落下一句话、一个字。她付出了超出常人的努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丧失听力的赵蚰竹把大量时间都花在了读书上,而且她酷爱读书。每次出门,她最喜欢去的地方就是书店,常常在那里一待就是几个小时,家里更是摆满了她喜欢的书籍。大量阅读让她的写作能力十分突出,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有作文课以来,她的作文大多作为范文,在同年级学生中传阅。读书增强了赵蚰竹的自信,她在书中学到了更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成为她在无声世界中了解有声世界最有效的方式。求学之路充满坎坷但不放弃赵蚰竹的病情不时恶化,让她的求学之路充满坎坷。因为病情最忌着急上火,每到重大考试节点,赵蚰竹大多会经历突发病情,不得不离开学校长时间地住院治疗,无法进行正常学习。但就是这样,赵蚰竹从未想过放弃,每一次都以惊人的毅力,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小学毕业考试前两个月,因为感冒咳嗽,赵蚰竹病情加重,眩晕不止,不得医院住院治疗,最终在考试前4天才回到学校,并且以全校第二的毕业成绩,受到学校的嘉奖。回忆那段经历,赵蚰竹记忆犹新,“在长春治疗后期,因为父母单位走不开,才11岁的我一个人住院,但是父母承诺每周末都会带妹妹来看我。有一个周末,长春下了很大的雨,那天应该是父母和妹妹来看我的日子,但是因为暴雨火车晚点,我等到后半夜也没等到他们。雨一直在下,医院走廊的窗户边等他们来,但心里有些担心,这么大的雨,他们会不会不来了?经过数小时漫长的等待,我终于等来了父母。那时天已经很晚了,妈妈抱着妹妹,爸爸提着大包小包,那个时候我明白了承诺和等待的意义,以及家人对我沉甸甸的爱。”赵蚰竹中考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辽阳市第一高中。高二暑假的时候,因为运动中不慎受到震动,导致她听力完全丧失,剧烈眩晕,再次被迫停课去长春入院治疗。这是赵蚰竹最为艰难的一年,先后5次入院治疗,每次一个月,几乎整个高三阶段没能正常上课。这对于一个高考生来说,意味着即使参加高考,被录取的希望也会变得十分渺茫。但赵蚰竹没有放弃,在距离高考不到4个月的时间里,在完全丧失听力且无法正常上课的情况下,凭着自学老师上课的讲义等方式,医院学习和复习。高考后,尽管她觉得考试成绩不理想,但依然以优异成绩考入了大学——东北农业大学水利水电专业。此后,在复习考研过程中,赵蚰竹病情再次发作,出院时距研究生考试仅有两个月时间,但她再次战胜命运发起的挑战,以优异成绩考取本校的硕士研究生。年,赵蚰竹又考取了名校厦门大学的博士研究生,攻读海洋事务专业,其传奇般的求学之旅登上了又一个高峰。作为一名失聪者考取名校博士,赵蚰竹并不认为这是一件多么不寻常的事,“每一个人可能都有或多或少的问题,只是我的问题显而易见,但不一定代表自己付出的就一定比别人多,我很享受读书这个过程。”对于未来,赵蚰竹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