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大咖来查房徐志瑛教您怎么治疗咳嗽,如

时间:2021-4-17 19:48:40 来源:咳嗽

白癜风检查有哪些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0908/5683960.html

推进名中医查房,传承岐黄医术

上期回顾

有幸得到国医大师查房之后,两名患者服用了一周的中药汤剂,消化道症状明显改善了很多,纷纷表示“中医药很神奇”,国医大师名不虚传,感受到中医的神奇疗效后,许多人瞬间对中医“黑转路,路转粉”了,并要求继续服用中药。葛老查房展示了中医师的高超水平,也让更多的中医师们特别是年轻的医生见识了中医的博大精深,更加坚定了对中医的信心。

院内更是掀起了一股跟名中医查房、重温中医经典的热潮。这不第二期活动——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徐志瑛教授查房,吸引了各科室更多的中医骨干现场观摩学习。

本期大咖——徐志瑛

本期查房邀请了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徐志瑛,对呼吸内科两名咳嗽患者开展纯中医查房。

病例1

患者,男性,14岁,咳嗽咳痰1周.患者1周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咳嗽咳痰,黄色粘稠痰,无发热,无畏寒、寒战,无胸闷气急,无头晕头痛等不适。神色清,形态自如,语声清晰,气息平,舌红苔黄,脉弦。

查看舌苔

听者认真记录

病史汇报

为患者把脉

按语:

徐老亲切仔细询问病史并详细体格检查,了解到患者既往有两次高热病史(1岁、11岁时),平素胃纳均一般,功课繁重紧张。再察患者舌象、脉象、面色等。

徐老指出:患者目前症状为咳嗽为主,咽痒时加重,无明显胸闷气急,心慌心悸,恶寒发热等不适。舌稍红苔白腻,左寸脉及右寸关脉稍沉,余平滑。望诊见患者面色偏白,颜面干燥粗糙,神色欠佳,当属中医风热犯肺,因患者起居不慎,感受外邪,宣散不利,邪气入里犯肺而见诸症。而外院第一张方过于苦寒,伤及阴液,故药后患者舌象见舌红而光,中间裂痕。二方见阴虚之象,而加肥甘厚腻滋阴之品,但外邪未散,反加滋补,清热不足,有闭门留寇之嫌。特别指出:增用黄芩加强清热之力。在治疗这类外感兼阴伤病人时,在宣散基础上应加滋阴药,但不因加熟地、南北沙参等如此厚腻之品。现患者咳嗽咳痰较前明显好转,已为外感后期,再解表之余应结合患者前阴虚之象,治以清热解表,化痰祛湿。

方药如下:

野荞麦根15g炒黄芩12g炒莱菔子12g

桔梗6g桑白皮12g浙贝12g生米仁30g

浮海石12g地肤子12g蛤壳12g枇杷叶12g苏梗木各12g红藤15g冬瓜仁20g桃仁12g

炒苍术12g防风9g。

病例2

患者,男性,51岁,发热伴咳嗽咳痰10天。患者10天前在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痰伴咽痒,自觉低热,周身酸痛,体温未测,发热前稍感恶寒,无头晕头痛,无胸闷气急等不适,伴鼻塞,无流涕,有咳嗽咳痰,痰多,质脓,色黄绿,不易咳出,伴咽痒,夜间汗出,无咽痛。气息平,言语清晰,舌红,苔黄,脉滑。

按语:

徐老详细并亲切的询问患者相关病史,了解患者现咳嗽情况,坐时咳嗽,躺下时咳嗽稍有增多,睡着时咳嗽则无。咳嗽痰少,干咳,喉间仍自觉有痰液附着,不易咳出,咳出痰色白。观面色,示患者额部及双颊部偏暗黑,口唇略有紫绀,指甲稍有杵状指形态,观舌苔诊脉示舌淡紫,舌体中部及舌根部苔白腻,舌边有齿痕,左脉弦细滑,右脉沉,在呼与吸交界时可触及短暂的停搏。

徐老指出,患者以“咳嗽、咳痰、发热”为主证,属冬温肺热,现气候骤然变化,现代人有喜空调,易感受冬温热邪,宣散不利,邪气入里犯肺而见诸症。肺主气,司呼吸,上连气道、喉咙,开窍于鼻,外合皮毛,内为五脏华盖。易受内外之邪侵袭而致宣降失司。肺脏为祛邪外出,以致肺气上逆冲激声门而发为咳嗽。外感咳嗽迁延不愈,邪犯肺气,咳嗽屡作。且患者平素饮食不节,嗜好烟酒,湿困中焦,水谷不能化为精微上输以养肺,反而聚生痰浊,上干于肺,壅遏肺气,郁而化热,故咳嗽咳痰,色黄。患者体热,舌红苔黄脉滑皆为痰热壅肺之征象。现四诊分析:患者抽烟时间长,易出现额头偏暗黑,且气血不畅,易出现轻微杵状指。现患者使用抗生素已1周,舌苔脉象出现变化,舌淡紫,舌体中部及舌根部苔白腻,舌边有齿痕,说明中焦湿阻,肾阳不足,脾阳不足,聚生痰湿,炼液成痰,自觉咽部有痰,不易咳出。同时兼有淤的存在,咳嗽日久,肺失宣降,肺朝百脉,气血运行不畅,出现淤的存在。从脉象而论,左脉弦细滑,右脉沉,在呼与吸交界时可触及短暂的停搏,右脉主肺脾肾,脉沉主里,肺病及脾肾。联系患者既往病史,有肾病病史,肺病更易累及肾。左脉弦细滑,同时面部望诊,两侧偏黑,属肝胆范畴,同时患者躺下时更易咳嗽,干咳,说明患者有肝胆气旺,累及于肺。在呼与吸交界时可触及短暂的停搏,说明心气欠畅,稍有累及于心。说明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现患者以清肺化痰为主,兼以健脾肾,祛瘀,方选温胆汤加减。

方药如下:

制胆星12g姜半夏12g姜竹茹12g茯苓12g

广郁金12g炒黄芩15g炒莱菔子12g

桔梗12g桑白皮12g浙贝12g乌贼骨15g

地肤子12g黛蛤散12g生米仁30g苏梗木12g

荷叶15g野荞麦根30g

临证经验分享

1.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在出现外感症状时首先治疗外感,不能轻易补他脏。治疗首先要清热化痰,兼顾其本。

2.注意祛痰的几种方法,豁痰,祛痰,涤痰,化痰。结合中西医病情,豁痰,以小气管及肺泡部位的痰;祛痰,以祛大气道的痰液;涤痰,涤无形之痰,例如脂肪瘤,乃无形之痰流窜之皮肤而成;化痰,乃脾湿聚而生痰,以健脾化痰。

3.在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时,因注意患者疾病的病情变化,咳嗽,易累及于脾肾,重则累及于心,累及于肝,生风则危矣。

4.在咳嗽的疾病发展过程中,不可轻易用滋腻药物进补,易助湿生痰,不可用熟地、生地等滋腻药物,困脾的同时可助生痰湿。应用羊乳参等轻灵补肺的药物。

如何做一名好医生

徐老提出,要做好一名好中医,需具备以下4点:

雄狮的胆量:作为一名医生,就要承担风险,无论什么危急情况,必须要去处理、抢救。刀口上滚下来,合格了,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医生。

雄鹰的眼睛:在一个医生眼里的疑难杂症在另一名医生的眼里也许只是寻常小病。一个医生扎实的内科功底非常重要,一个专科医生必须要有全科医生的视野。

鲁班的智慧:能够创新,不断的创新作为一个医生来说,什么东西都要学会,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不拘泥于眼前的格局。

女人的纤手:轻柔,细心。当医生就是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要有很强的责任心,要很细心。

名家简介——徐志瑛

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浙江省名中医,主任中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医院院长,年被评为浙江省名中医,年被评为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年被评为“首届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年成立国家级名中医工作室。

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50余年,是中医内科的全科医生,对急症、传染病、儿、妇、皮肤、肿瘤等病诊治均有独特的经验。擅长呼吸系统疾病,特别对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慢性阻塞性肺病、肺源性心脏病和肺间质肺炎和肺纤维化病变等有丰富的经验。在辩证施治的基础上,吸收现代医学研究成果和客观依据,变化治则,合理用药,并特别强调扶正固本法对缓解期的病人起到的重要的作用。自年以来,首举“冬病夏治”、“冬令调治”,按整体观、阶段性、进行调理,使慢性疑难疾病得到缓解,甚至临床痊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深受广大患者爱戴。

徐志瑛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

徐志瑛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是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下达的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工作室成员有王新华、傅淑艳、徐华、何煜舟、何苡蓓、凌红羽(凌艺匀)、裘生梁、杜颖、胡秋未、严颖、叶美颜、方灵云、朱杭溢、张弦等,其中主任医师5人,副主任医师5人,主治医师3人,嫡系传人(凌艺匀)1人。

徐志瑛教授师承魏长春、杨继荪、陈过、宋世焱等名医,得其精髓,又精研历代医籍,汲取众家之长,精勤不倦,学研俱丰,形成了独特的中西医结合学术思想和诊疗体系。临床精于内科,兼急症及妇、外、儿等科,并以呼吸系统疾病的辨证与辨病尤为见长。年首举“冬病夏治”、“冬令调治(膏方)”,在省内普及。

工作室团队以系统整理和传承推广徐志瑛教授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为主要工作目标。近年来,根据名老中医的学术特色,以所取得的疗效为基础,系统整理徐志瑛教授的诊疗急危疑难重症余例,并精选其中典型医案例,系统收集徐志瑛教授的医案、医话、论文、著作、传记、学术观点等资料,概括分析总结徐老的特色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出版了《徐志瑛膏方经验》、《徐志瑛临证经验》。同时工作室积极参与中医传统文化的学习整理,参与了国家第三次大规模古籍整理专项课题子课题《妇科宝案》的校勘整理工作。今后工作室将继续以弘扬中医药文化,传承中医学术为己任,更好的为中医药服务于人类健康事业做出贡献。

谢谢阅读

我们第三期再见!

血液病大咖罗秀素教授查房!

时间:敬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zssgo.com/jbtz/15376.html
热点排行
慢性咳嗽是如何引起的

慢性咳嗽是如何引起的?慢性咳嗽是儿童常见的症状之一,但由于一些检查在幼小……【查看详情】

精彩推荐
相关导读
慢性咳嗽是如何引起的

慢性咳嗽是如何引起的?慢性咳嗽是儿童常见的症状之一,但由于一……【查看详情】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