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作为儿内科最常见的症状及主诉,既简单又复杂。大多数情况下,咳嗽是小儿上、下呼吸道感染后,机体排除异常分泌物的一个保护性的反射动作,小孩咳嗽吃什么好得快呢,我们提倡科学用药,强调儿童“因质治宜”,现为您支招。
小儿咳嗽,辨明体质是关键
中医的体质理论认为,体质是在先天禀赋和后天各种外在因素及自身调节的基础上形成阴阳消长相对稳定的特殊状态。这种特殊性往往决定着对某种致病因素的易感性及其所发生病变的倾向性,亦影响着疾病的传变方向与转归情况。
小儿感染后咳嗽的体质类型,与不同的年龄段具有相关性。
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又处于生长发育的动态过程中,其肺脾不足,心肝有余,肾常虚,有调查研究显示:
l岁以内的婴儿发生感染后咳嗽不多(占10.58%),
1-3岁的幼儿发生感染后咳嗽占28.85%,各体质类型在本年龄段均有分布,仍以不均衡质为主;
3岁以上小儿体质增强,却是感染后咳嗽的高发人群(占60.58%),其体质类型以均衡质(占20.04%)和不均衡质阳多阴少型(占34.62%)为主。同时特禀体质小儿咳嗽诱因多无规律,在能明确的诱因中以遇寒后咳为主,其次为活动后咳,咳嗽频率以阵咳及偶咳为主。
小儿咳嗽精准用药是关健。
西医认为急性、迁延性咳嗽主要是由各种微生物感染引起的,治疗原则为抗感染加止咳化痰等对症治疗。
中医治疗咳嗽,若风寒犯肺止嗽散加减,风(燥)热阻肺用桑杏汤加减,若风寒互见,两方各半,散寒清热,宣肺止咳,若痰饮体虚可加参、芪、归、二陈效亦好。
现代药理研究认为炙麻绒中的麻黄碱、伪麻黄碱,百部中的百部碱,冬花中的有效成分、贝母的贝母碱均具有显著扩张支气管、松弛平滑肌,即改善通气功能达止咳作用。炙麻绒止咳平喘,贝母显著镇咳、百部有中枢镇咳、款冬花有较强的镇咳作用。
除上述辨证施治外,还需遵循中医“因质制宜”的原则,不仅有助于提高疗效,还可通过从药物、饮食、生活起居等多方面调理及改善体质,达到减少患病率的目的,真正体现出中医学“治已病,防未病”的优势。诸多研究证明,中西医联合治疗小孩咳嗽,用药得当可以缩短疗程,提高咳嗽的治愈率。
总之,小儿咳嗽是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中常见的症状,如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肺炎等病均可出现咳嗽症状,剧烈、严重、频繁的咳嗽,不仅会影响患儿的休息、睡眠和学习,还可能引起多种严重的并发症。还请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