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有三种,俩字就看清!
这个季节咳嗽的人特多,但是咳嗽和咳嗽可太不一样了!
按中医理论,把咳嗽分为内伤和外感,十几种证候,所谓五脏六腑皆能令人咳。
最常见的是三种,肺热咳嗽、痰湿咳嗽、风寒咳嗽,针对的症状不同,用的药也不一样。
别看咳嗽这么复杂,其实分清咳嗽主要就看俩字:痰和苔,咳痰的痰和舌苔的苔。
要分清咳嗽是风寒风热还是痰湿,要先看痰。
痰黄,粘腻不爽-肺热咳嗽;
痰多,早晨大量-痰湿咳嗽;
痰白,咳痰稀薄-风寒咳嗽;
接着再看舌苔,
黄腻苔-肺热咳嗽;白腻苔-痰湿咳嗽;薄白苔-风寒咳嗽。
这痰和苔其实差不多是对应着来的。
肺热咳嗽痰是黄的,舌苔也是黄的;痰是粘腻的,苔也是腻的;
风寒咳嗽痰是白的,稀的;舌苔也是白的,薄的。
每种咳嗽八个字:咳嗽痰黄,胸闷气粗-肺热咳嗽;咳嗽痰多,胸闷脘痞-痰湿咳嗽;咳嗽痰白,胸闷咽痒-风寒咳嗽。
川贝梨,肺热咳嗽才是你的菜对付咳嗽名气最大的食疗方川贝梨,其实管的是肺热咳嗽。
梨切片,川贝3克砸成粉末,放在水里然后倒入川贝一起煮,煮30-40分钟就好了,把梨和汤一起喝了,加点冰糖或者蜂蜜。
也可以把川贝母换成浙贝母,这样更适合久咳不愈的肺热咳嗽。
肺热咳嗽参考方
浙贝母15,鱼腥草30,生甘草10水煎服。(单位克,药方仅供参考,使用请咨询医生)
痰湿咳嗽对症二陈汤二陈汤的主料是陈皮和法半夏,以内这两味药都需要陈年炮制,所以叫二陈汤。这个方子是很著名的对付痰湿咳嗽的药方。
二陈汤源于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入脾经、胃经、肺经。
法半夏15克,陈皮15克,茯苓9克,炙甘草4.5克生姜7片,乌梅1个。水煎服。
(药方仅供参考,使用请咨询医生)
陈皮不仅止咳,还有降脂的特殊作用。陈皮普洱茶,用10克陈皮,普洱茶适量,可以帮助降血脂。
(药方仅供参考,使用请咨询医生)
寒咳的克星三拗汤还有第三种咳嗽现在也比较多见,就是寒咳,多是风寒感冒之后的咳嗽。对付寒咳有个名方叫三拗汤。据说是名医张仲景发明的。
这个药苦杏仁唱主角,《本草求真》说杏仁,既有发散风寒之能,复有下气除喘之力,缘辛则散邪,苦则下气,润则通秘,温则宣滞行痰。
杏仁气味俱备,故凡肺经感受风寒,而见喘嗽咳逆、,无不可以调治。
三拗汤
麻黄(不去根节),杏仁(不去皮尖),甘草(不炙),各等分(3克)。宣肺解表,止咳平喘。
(药方仅供参考,使用请咨询医生)
同样是咳嗽,可不能盲目吃药,咱得先分清楚类别!赶紧点个大拇指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吧~想要收看往期精彩节目的小伙伴们,赶紧在白癜风的有效治疗方法哪里看白癜风的医院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