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一旦被咳嗽缠住了,往往十分难受,咳得剧烈的时候,可能会眼冒金花,甚至还会咳得想吐。所以,人们通常对咳嗽这种疾病都会比较重视,及早控制咳嗽才是上策,如果拖延不治,或者早期被误治,就会导致咳嗽变成慢性疾病,迁延不愈。时间越长,对自己身体的困扰就越大,久而久之,久治不愈,就成了劳嗽,这样就给治疗带来更大难度。所以,对于咳嗽这种疾病,千万不要小瞧了它,如果在早期没有将咳嗽“扼杀”在萌芽状态中,等到它发展壮大了,治疗起来就会比较棘手。而且咳嗽这种疾病所涉及人体的五脏六腑,不仅仅是肺那么简单。但如果早期没有合理遏制咳嗽,渐渐发展成为了久咳,那更需要及时治疗。不过,对于久咳在治疗上与新咳的方法还是不一样的。说到治疗久咳,或许人们比较熟知的是《医学心悟》的止嗽散,这个方子不仅能够治疗新咳,还能治疗久咳;又比如《千金要方》的紫菀丸,也是专治久咳的经典良方。然而,这些方子的药味却比较多。那么,有没有药味不多,却又能治疗久咳的方子呢?显然是有的,比如在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刘河间的《黄帝素问宣明论方》(简称《宣明论方》)中就记载了一个奇特的方子,全方仅仅两味药,却是治疗劳嗽久咳,久治不愈的良方。那么,这个方子究竟是什么呢?它就是小百劳散。据《宣明论方》记载,“御米壳不拘多少,炒,为末,每服二钱,入乌梅同煎,水一盏,温服”。也就是说,小百劳散是由罂粟壳和乌梅两味药组成的。提到罂粟壳,或许有人对它没有什么好印象,甚至说都会对它“谈之色变”,但是,即便罂粟壳被一些不法分子将它推到“罪恶”的一面,但它毕竟只是一种朴实无华的植物,并且它的药用价值也很强大。所以,对此,关键在于把它的用于引向正面,发挥它的正能量。但是奇怪的是,罂粟壳对于治疗久咳效果极好,但对于咳嗽初期却没啥作用,甚至说咳嗽初期用含有罂粟壳的止咳配方,不仅效果不好,还会对身体有负面作用。罂粟壳的药用历史已有千年之久,但是乌梅的药用历史却比罂粟壳至少早一千年,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收录了乌梅这味药,而且在《伤寒杂病论》中还有以乌梅命名的乌梅丸。但对于乌梅在止咳方面的作用,还是《本草纲目》记载的更为详细,即“敛肺涩肠,治久嗽、泻痢”。其实,懂得这一点,也就明白了止咳化痰的二陈汤为啥在煎服法中加上乌梅了。小百劳散中的罂粟壳和乌梅两味药,其实还是一个药对,二味相辅相成。二者都有“敛肺涩肠”的作用,都能治疗“久咳久痢”,而且罂粟壳配伍乌梅,能够更好的发挥罂粟壳的正面作用。早在《本草纲目》中就有“得醋、乌梅、橘皮良”,可见,罂粟壳与醋、乌梅和橘皮是经典搭配。而且,罂粟壳在使用的时候,需要炒,最好是用醋或者蜂蜜炒,效果会更好。《本草经疏》指出,“不知咳嗽惟肺虚无火或邪尽嗽不止者,用此敛其虚耗之气;若肺家火热盛,与夫风寒外邪未散者,误用则咳愈增而难治”,意思是如果咳嗽是由肺火热盛所致,或者风寒外邪未散的,尽量不要使用含有罂粟壳的方药。另外,《滇南本草》指出,“初起痢疾或咳嗽忌用”,也就是说,咳嗽早期不要使用含有罂粟壳的方药,以免使用不当导致咳嗽加重。金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