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是呼吸系统疾病的一种临床症状,也是人体自我保护的一种正常反射性反应。轻微咳嗽能将呼吸道异物或分泌物排出体外,一般无需治疗,但咳嗽时间过长已影响到正常工作和睡眠时就需要积极治疗了。
壹
咳嗽病因
咳嗽的形成和反复发病,常是许多复杂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1、异物吸入:如粉尘、食物等异物的吸入。
2、感染:如咽炎、喉炎、支气管炎、肺炎等引起的咳嗽。
3、情绪因素:如情绪过于激动、紧张均可引起咳嗽。
4、气候因素:寒冷、干燥的秋冬季节易引起咳嗽。
贰
咳嗽分类
中医常见分类:风热咳嗽、风寒咳嗽、燥热咳嗽、痰湿咳嗽。
叁
临床表现
1、风热咳嗽:黄稠、咳而不爽、口渴咽痛,身热或见头痛、恶风、有汗等症,舌苔黄薄。
2、风寒咳嗽:咳嗽声重、咳痰稀薄色白、咽痒,鼻流清涕,或伴有头痛身痛,恶寒发热,无汗,骨节疼痛,舌苔薄白。
3、燥热咳嗽:干咳少或不易咳出、咽干鼻燥,咳甚则胸痛,初起或有恶寒,身热头痛,舌尖红,苔薄黄。
4、痰湿咳嗽:咳嗽多、咳声重浊、痰黏腻而色白易咳,食甘甜油腻物加重,胸闷,食少,体倦,苔白腻。
肆
治疗原则以止咳化痰、抗感染为主,同时注意休息、戒烟酒、多饮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1、一般治疗:多休息、多饮水,避免劳累。
2、对症治疗:可根据咳嗽临床表现选用治疗风寒、风热等咳嗽的中药或中成药止咳祛痰。如风寒咳嗽:可根据情况选用化橘红、通宣理肺丸、止咳宁嗽胶囊等;风热咳嗽可选用蜜炼川贝枇杷膏、蛇胆川贝液等成药,肺燥咳嗽可选用养阴清肺颗粒等成药,痰湿咳嗽咳选用止咳橘红丸等中成药。
3、抗菌药物治疗:有细菌感染时根据医嘱选用,如头孢克洛胶囊等药物。
化橘红性温,入肺、脾经。特别适用于风寒咳嗽。止咳与化痰兼具,同时还具有消炎抗菌等药理活性。外周神经镇咳,副作用低,安全度更好。单味药就可以达到不错的效果!每次3-5片,方便泡饮,不宜使用西药的孕妇、小孩及老人均可以泡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