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性治疗指先针对可能的病因进行试验性治疗,再通过观察治疗反应来确立或排除诊断,以尽快控制患者的咳嗽症状和治疗疾病。
实施前提
在一定程度上,咳嗽的病因是可预计的,故针对这些可能病因进行治疗成功的可能性较大。其次,这些病因均有相应的有效治疗手段。再次,因常见的慢性咳嗽多为良性经过,故控制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经验性治疗并不会给患者带来明显的不良后果。
如何开展
具体应用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经验性治疗策略。
基于临床线索推测可能的病因并进行治疗此方法最常用。例如,有慢性鼻炎病史或有鼻后滴流表现者应按UACS治疗,以夜间咳嗽为主的患者须先按CVA的治疗方式进行处理,伴反酸、嗳气和烧心症状的患者则应考虑GERC而试用质子泵抑制剂治疗。
针对常见病因依次治疗这也是一种可选择的策略。例如,在我科提出的“经验性三步疗法”方案中,第1步治疗为口服含抗组胺药和支气管扩张剂的复方甲氧那明1周,同时治疗UACS和CVA,有效者继续维持治疗;无效者进入第2步治疗,即针对EB和对支气管扩张剂无反应的CVA进行治疗,可口服泼尼松1周,症状缓解者改为吸入糖皮质激素;若上述两步治疗均无效,则应在第3周进入第3步治疗,联合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和促胃动力药治疗GERC,有效者治疗3个月以上或至咳嗽消失,治疗8周无效者则应停药。
其他在执行慢性咳嗽诊断流程时,若具备相应检查设备则可先行此部分检查;而对于缺乏相应设备的辅助检查,则可用经验性治疗进行弥补。例如,支气管激发试验和诱导痰细胞分析检查正常者,即使缺乏食管24小时pH值监测,也可经抗反流药物治疗大致确定GERC是否存在。
总之,经验性治疗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慢性咳嗽诊治措施,合理使用可取得良好疗效,适合我国现阶段国情,医院使用。
注意事项
但经验性治疗也有一定的盲目性,并不能作为首选治疗手段,仅为客观条件有限时的替代和补充措施,不宜滥用,且要有时间限制。
用经验性治疗指导慢性咳嗽的诊断
作者:医院呼吸内科邱忠民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