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脑也称流行性乙型脑炎,是一种由蚊子传播的乙脑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每年7月~9月也就是蚊子较多的夏季和初秋,是乙脑的高发期。
王炳奇医生介绍,预防和控制乙脑病毒,不仅要防止蚊虫叮咬,还要及时接种乙脑疫苗。
蚊虫是乙脑的主要传染源
王炳奇称,携带乙脑病毒的蚊子叮咬是乙脑病毒传播的途径之一。因此,建议使用蚊帐、蚊拍、捕蚊灯等物理方法防止蚊虫叮咬。同时,要及时清理家中盆盆罐罐里的积水、时常清理种养花草的容器、洗完澡后立即清理地面等,来消灭蚊虫的滋生地。
王炳奇医师提醒,喷洒杀虫剂时要对屋内墙角、天花板、床底、水槽下等阴暗潮湿、易滋生蚊虫的地方重点喷洒。外出游玩时,尤其是涉足密林或水草茂盛的地区,要尽量穿长袖衣衫防止蚊虫叮咬。
乙脑导致的癫痫后遗症可持续终生
人们对乙脑病毒普遍易感,尤其以儿童为主,一般2~6岁的宝宝最容易得病。
据王医生介绍,人被乙脑病毒感染后,大多数不会发病,然而,一旦发病就会侵害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从而导致患者死亡或留下神经系统后遗症,造成患者神经精神障碍,比如意识障碍、痴呆、失语及肢体瘫痪、癫痫等。
患病的宝宝常会伴随高热、意识障碍、惊厥、呼吸衰竭和脑膜刺激症等特征,严重的宝宝还会留下神经系统后遗症,而癫痫后遗症可持续终生。王医生称,患病后,如果能够及时就诊、积极治疗,可有不同程度的恢复。
特别提醒
以下人群不适合接种乙脑疫苗
目前的乙脑疫苗分为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两种,及时接种乙脑疫苗,可有效提高人群免疫力。然而,并不是人人都适合接种乙脑疫苗。
友情提醒,有发热、急性传染病、严重慢性病、脑及神经系统疾病的人群,不适合接种乙脑疫苗。
同时,活动性结核病、抽风史者、已知有免疫系统缺陷、近期或正在进行免疫抑制治疗者不适合接种乙脑疫苗。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过敏性疾病、既往对抗生素和疫苗有过敏史者也不适合接种乙脑疫苗。
相关链接:
什么是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乙脑是一种人畜共患的疾病,经蚊等吸血昆虫传播,流行于夏秋季,多发生于儿童,近年来成人的发病率也有增高趋势。临床上以高热、意识障碍、惊厥、呼吸衰竭及脑膜刺激征为特征,部分患者留有严重后遗症,重症患者病死率较高。
乙脑于年在日本发现,故又称为日本乙型脑炎。
乙脑的传染源是什么?
动物和人均可作为传染源,主要传染者是家畜、家禽。人被感染后仅发生短期病毒血症且血中病毒数量较少,故患者及隐性感染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不大。在流行期间,猪的感染率%,马90%以上,为本病重要动物传染源。
乙脑是如何传播的?
主要通过蚊子叮咬传播。能传播本病的蚊虫很多,国内的主要传播媒介为三带喙库蚊。
哪些人群容易感染乙脑?
人群对乙脑病毒普遍易感,但感染后出现典型乙脑症状的只占少数,多数人通过临床上难以辨别的轻型感染获得免疫力。成人多因隐性感染而免疫。通常流行区以10岁以下的儿童发病较多,但因儿童计划免疫的实施,近来报道发病年龄有增高趋势。病后免疫力强而持久,罕有二次发病者。
乙脑的流行特征
本病流行于东南亚及太平洋地区一些国家,有严格的季节性,80~90%的病例都集中在7、8、9三个月内。但随地理环境的不同,流行季节略有上下,华南地区的流行高峰在6~7月,华北地区为7~8月,而东北地区则为8~9月,均与蚊虫密度曲线相一致。气温和雨量与本病的流行也有密切关系。
乙脑呈高度散发性,同一家庭同时有两个患者罕见。
感染乙脑后有哪些症状?
乙脑的潜伏期为4~21天,一般10天左右。患者主要表现发烧、剧烈头痛、恶心、呕吐、嗜睡不醒等症状,重者可出现抽搐、昏迷,甚至出现呼吸衰竭而死亡,常造成患者死亡或留下神经系统后遗症。感染乙脑后患者症状较重不一,轻者仅出现呼吸道症状或呈一过性发热。重者发病来势凶猛,很快进入极期,以高热、意识障碍、抽搐、脑膜刺激为特征,重症者常伴中枢神经衰竭。病死率可达5%~15%。
如何预防乙脑?
1.免疫接种:是预防乙脑最有效的措施之一。10岁以下儿童均应在流行季节前1~3个月完成接种,以迅速提高人群免疫力。儿童经初次基础免疫后应按规定加强免疫。
2.灭蚊防蚊:是切断传播途径的重要措施。清扫卫生死角、积水,疏通下水道,喷洒消毒杀虫药水,消除蚊虫孳生地,降低蚊虫密度。农村重点是消灭牲畜棚(特别是猪圈)的蚊虫。夜间睡觉防止蚊虫叮咬可用蚊帐、驱蚊剂等,不提倡露宿。
乙脑会传染,最大危害是对大脑神经元的损害,目前没有特效疗法。少数严重的患病宝宝可能因为惊厥、昏迷持续较久,恢复后仍会有一些后遗症。
天气热了,宝妈们千万别把发烧、头痛等症状,简单认为是感冒,要当心宝宝患上乙脑。
乙脑是流行性乙脑的简称,多发期为夏秋季节。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脑实质炎症是主要病变,是一种急性传染病。
家禽、家畜会感染乙脑病毒成为感染源,乙脑最先在猪之间传播流行,再通过蚊虫在人群中流行。
3-6岁的儿童最易感染,少年儿童是乙脑的主要发病人群。
乙脑的潜伏期通常为10-14天。
▼病初1-3天,与感冒症状十分相似!
在乙脑流行的夏秋季节,发现宝宝高烧、头痛、嗜睡,有比较轻的咳嗽、咽喉痛、流鼻涕等症状,要第一时间怀疑是“乙脑”。
感冒再严重,患病后也不会出现1~2周持续高烧,脖子发硬,易发生意识障碍、惊厥或昏迷等症状。因此,一旦宝宝有高烧、呕吐、烦躁、双眼凝视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乙脑早期治疗是关键。
▼患病4-10天,脑实质损伤症状突出。
高热、惊厥、呼吸衰竭是乙脑的三个关键特征,宝宝有可能因为呼吸衰竭而死亡。
▽高热护理
1.降低体温:①将室温控制在25℃以下;②使用冰袋,放置在宝宝的额头、腋下。
2.保持呼吸道通畅:帮助宝宝翻身、拍背,帮助宝宝排痰。
3.高热持续不退应及时就医。
▽抽搐惊厥的应对
1.一旦出现惊厥,应让宝宝仰卧位,头偏向一侧。
2.松解衣服和领口,清除口鼻的分泌物。
3.用牙垫或开口器放置于宝宝的上线爱臼齿之间,放置咬伤舌头。
4.立即就医。
▽心理护理
抚摸宝宝的身体,轻声安抚宝宝,减少ta的恐惧感。
乙脑完全是可以预防的。
1.接种疫苗
10岁以下儿童可注射“乙脑灭活疫苗”。
ps:疫苗免疫后1个月免疫力达高峰,应在乙脑流行期前1个月完成接种。
2.阻断传播途径
①及时清理家中垃圾、积水,地面消毒杀菌,减少蚊虫的密度。
②外出时给宝宝穿轻薄的长袖衣裤防蚊,避免长时间待在草丛等蚊虫多的地方。
3.家中出现乙脑患者应隔离治疗,防止宝宝接触
十月菌再次提醒宝妈们,发现与感冒类似的症状要警惕,一旦宝宝发生高热持续、呕吐、烦躁、双眼凝视的情况应立即就医。
王炳奇国家执业医师.执业药师(全科),眼视光专家,祖传+科班+师承,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儿内科(小儿咳喘、毛支、发热、腹泻、消化不良等)常见多发病及四季时令病。眼视光领域近视.远视.弱视.斜视.散光等视力疾患(中医经穴推拿按摩、医学框架隐形眼镜、角膜塑形镜医学验配、儿童斜弱矫治、三级视功能矫正训练理疗等),颈肩腰腿疼(颈腰椎病、肌肉韧带损伤、关节炎等)、心脑血管病、鼻炎、湿瘟、急慢性胃肠病、结肠炎、皮肤病、失眠症、生殖内分泌系统月经不调、乳房胀痛、糖尿病等疾患。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分享快乐,收获成功。
让我们共同传递正能量!
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
◎分享与阅读转发 目前,“爱心飞扬志愿者”主要致力支教志愿者、环保志愿者、动物志愿者、和平志愿者和弱势志愿者领域的公益活动,希望通过实施项目、组织活动等方式,提高社会的公益爱心意识和参与度。我们希望通过以上工作的开展,搭建一个志愿者广泛参与的公益平台,从而推动南阳公益力量的发展壮大。
志愿者独玉-谭浩站长北京治疗白癜风疼吗北京中科白癜风建院十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