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窝滋补咳嗽怎么都治不好试试这个燕

时间:2017-11-17 13:35:58 来源:咳嗽

咳嗽是种病,一咳就根本停不下来。

尤其是秋燥,小孩和老人容易感冒咳嗽。

头疼脑热,来的快,去的也快,

唯有咳嗽,有的咳上个把月还不见好。

最无力的就是,

夜半,睡的正香,

突觉喉头一紧,愣是把自己咳醒,

一觉睡到自然醒的美好愿望就此破灭。

于是遍寻良药,

什么止咳糖浆,什么打针点滴,

能想到的招数全用上,

却也不敌过那顽强的咳咳咳。

终于有一天,

遇到了传说中的神医,轻轻一点拨,

一方良药轻松赶走伴随我半月之久的咳嗽。

中医专家说,

遇到咳嗽完全没有必要立即去挂水,

一剂咳嗽神配方,轻松搞定。

它就是冰糖雪梨川贝炖燕窝。

其实早在明代,

李时珍就在《本草纲目》中对燕窝进行了较详细的论述。

他认为“燕窝甘淡平,大养肺阴,化痰止咳,补而能清,为调理虚劳之圣药,一切病之由于肺虚,而不能肃清下行者,用此皆可治之”。

《本草求真》中则说,燕窝“入肺生气,入肾滋水,入胃补中,其补不致燥,润不致滞,为药中至平至美之味者也”。

现代营养学研究证实,

燕窝中富含优质蛋白质、赖氨酸、胱氨酸、精氨酸、维生素C、维生素E、钙、钾、硫和磷等营养物质,

而且这些营养物质极易被人体消化和吸收,

具有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化痰止咳、抗衰老、预防癌症的功效。

燕窝中所含的细胞分裂激素和表皮生长因子

可促进人体细胞的繁殖和再生,

其中的活性糖蛋白可直接促进人体免疫细胞的再生。

因此,

小儿、老年人和体弱多病者常吃燕窝可显著地增强机体的新陈代谢功能和免疫力,

并能起到抗衰老、防治呼吸道疾病和癌症的作用。

据报道,很多百岁老人在谈到养生秘诀时都提到了燕窝,

燕窝可有效治疗各种慢性虚损性疾病,

尤其在治疗咳嗽等肺部疾病方面效果更佳。

有效治疗咳嗽的燕窝食疗方

 1、燕窝参汤   

  原料:燕窝、西洋参各5克,冰糖适量。

  制用法:将燕窝用清水泡发,除去羽毛等杂质,在阴凉处晾干,和西洋参、冰糖一起放入炖盅内加适量的清水(以八成满为宜),加盖隔水炖3个小时即成,可每日服1剂。

  功效:此方具有养阴润燥、降火益气的功效,适合有干咳、咳血、潮热、盗汗等肺胃阴虚症状的咳嗽患者使用。

  2、秋梨燕窝 

  原料:秋梨1个,燕窝、冰糖各3克。

  制用法:将秋梨去掉梨核。将燕窝用清水泡发,除去杂质、洗净。将冰糖敲碎,和泡发的燕窝一起放入梨心中,用蒸锅蒸至燕窝熟透即成,可每日服1剂,早晚分2次服完。

  功效:此方具有滋阴润肺、化痰止咳的功效,适合有痰喘、咯血、干咳、胸痛等肺阴虚症状的咳嗽患者使用。

  3、燕窝银耳

 

  原料:燕窝10克,银耳、冰糖各15克。

  制用法:将燕窝、银耳用清水泡发,除去杂质、洗净,与冰糖一起放入碗中加适量的清水隔水蒸至燕窝熟透即成,可每日服1剂。

  功效:此方具有补虚损、养肺阴、退虚热的功效,适合有干咳、盗汗等阴虚肺燥症状的咳嗽患者使用。

  4、燕窝粥 

  原料:取燕窝10克,大米克,冰糖适量。

  制用法:将冰糖捣碎。将燕窝用清水泡发,除去杂质、洗净,和大米一起入锅加适量的清水煮至米熟,调入冰糖,再煮一、二沸即成,可每日服1剂。

  功效:此方具有滋阴润肺、益气补中的功效,适合有痰喘、咯血、久痢、噎膈、反胃等肺胃阴虚症状的咳嗽患者使用。

5、冰糖雪梨川贝炖燕窝做法

  材料

  ①燕窝8克,冰糖适量,雪梨1个;

  ②川贝6克,水2碗。

  做法

  ①燕窝用矿物质水泡发2次约3-4小时,待其泡透发胀后,用镊子轻轻择去燕毛和杂质,注意不要弄断燕丝。择净后滤去冷水。

  ②梨洗净削皮,从蒂部往下1/3处打横切开做盖(有心思的话可切成锯齿状),挖去内核;

  ③将川贝母洗干净然后锤碎,放入锅中加一碗水煮15分钟,然后滤掉渣待用;

  ④把择净的燕窝放入做好的雪梨盅,盖上剩余部分,放入炖盅,再倒入煮好的川贝水、清水和冰糖,炖盅加盖文火隔水炖40分钟左右即可。

赞赏

长按







































北京看白癜风医院哪里好
北京看白癜风医院在哪里

转载请注明:http://www.zssgo.com/xgyy/7737.html
热点排行
治慢性咳嗽的中医专家

说起济南哮喘病医院相信山东人无人不晓,济南哮喘病医院以治疗慢性咳嗽等慢性……【查看详情】

精彩推荐
中医治疗慢性咳嗽效果

中医是我们的国医,现在人们越来越认同中医来治疗疾病了,据调查……【查看详情】

相关导读
治慢性咳嗽的中医专家

说起济南哮喘病医院相信山东人无人不晓,济南哮喘病医院以治疗慢……【查看详情】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