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个天气是又干又燥,伴随而来的呢,是止不住的“咳咳咳”,其中最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就是“凉燥咳”了!那今天贾医生就来为大家带来一个妙方,搞定秋冬这场止不住的咳嗽!
什么是“凉燥咳”?口腔、鼻腔都非常的干燥,喝再多水也不管用,但是舌苔却发白,并没有上火;嗓子眼里明明有痰,但就是咳不出来,也咽不下去,堵在那里很是难受;越用止咳药咳嗽的反而越厉害,什么方法都用过了,咳嗽就是止不住。
像这种既不是热,也不是寒的咳嗽,就叫做“凉燥咳”,常见于秋冬季节,因为既不是热也不是寒,所以你用清热的药没用,用辛温的药也不行。但是呢,有个方子是专门针对这种咳嗽的,叫做——杏苏散。
杏苏散是由苏叶、半夏、茯苓、前胡、杏仁、桔梗、枳壳、橘皮、生姜、大枣、炙甘草所组成的。
它第一步是“通”。咳嗽其实就是肺气不能宣肃导致的气机上逆,所以这里用到了苏叶、桔梗、前胡和枳壳。苏叶和桔梗质轻上浮,能宣散肺气,解表散寒;而前胡和枳壳是下沉的,可以降气化痰。一升一降之间,气机就通畅了。
第二步是“润”和“化”。润就是滋润,痰之所以黏在喉咙里咳不出来,就是因为体内太燥了,缺乏津液,这个燥邪把津液煎灼成黏痰,所以想把痰化掉,就要滋润肺津。这里用到了杏仁、半夏、橘皮。杏仁质地温润,可以使痰无法附着在嗓子里,而半夏和橘皮是常用的一对化痰老搭档了,可以化掉积聚在体内的痰湿。
最后一步就是“补”了。不过这个补不单单是补肺,更是补脾。因为我们说脾胃才是气血生化之源,是后天之本,只有脾胃强健了,才能把药效转化成精微之气,再源源不断的供养肺脏,所以这里用到了茯苓、生姜、红枣以及炙甘草。这几味药温中补脾的同时呢,还能化掉体内多余的水湿之气,促进津液的代谢。
有了脾胃这个强有力的后盾支持,肺就更快把痰排出去,使气机恢复畅通,咳嗽自然也就不足为惧了。
除了用药之外呢,凉燥咳的人呢,平时在饮食上也需要多加注意,尽量避免温燥滋腻的食物,平时也可以用生姜和白萝卜煮水来喝,温润生津,也能通气。
好了,以上就是我今天跟大家分享的全部内容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我们下期再见!
#健康爆款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