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咳嗽为临床常见呼吸系统病证,是各位家长们最头痛和刺手的问题。随着医学的进展,抗生素的使用频率越来越多,很多儿童反复接受抗生素的治疗,导致了耐药性及免疫系统的受损。因此,临床中急需发挥中医中药之优势,减少抗生素之使用,为儿童的长远健康服务。
本文记载我家两小孩咳嗽日久不愈,开始治疗思路不对,遍尝名方,效果不佳。最后反复思索未达到满意疗效,故而请教两位大咖,改变治疗思维之后收效如拔刺雪污之神速。故记录之,以警后学。
中医学认为治病制方当“三因制宜”。所谓因人,因时,因地制宜,此非虚言。因人制宜者,治病当仔细把握患者之症状、舌脉,情志,辨析儿童之体质状态;因时制宜者,治病当辨析季节之差异,五运六气之变化;因地制宜者,当知道,南方多湿热,北方多风寒湿,南北之饮食习惯差异,制方当兼顾之。
案例1吾儿,去岁,元旦左右,咳嗽反复不愈,曾经查喉镜诊断为腺样体肥大。遍访名医,遍尝名方,效果不佳。仍咳嗽咽痒,经常清嗓子,夜间明显,鼻涕,鼻塞,鼻干,偶有鼻涕带血丝,平素大便粘,或臭,舌暗红,苔薄腻,脉浮弦滑。曾经服用银翘散、华盖散等方效果不佳。请教我院特需门诊刘教授。查舌看脉。迅速处方如下:
僵蚕8牛蒡子12茯苓10竹茹10
浙贝10法半夏6神曲10炒杏仁8
桔梗9白茅根10黄芩8×3副
服药1付半,咳嗽减半,再服完,咳嗽愈。
思考良久。始觉制方之妙。他医均当扁桃体炎治疗,认为炎症即有火,一派辛凉清热解毒或疏风之品。均无效而返。此方为僵蚕+牛蒡子合温胆汤加减。对于喉源性咳嗽效果颇佳。僵蚕配伍牛蒡子疏风止痒、化痰散结;温胆汤为治体之方(痰湿气郁体质)。因吾儿应为温胆汤体质。加桔梗利咽,黄芩清解郁热湿郁;炒神曲消食化积,调理脾胃;白茅根清肺热而止鼻血。
案例2:吾女儿。年12月24日就诊,感冒之后,咳嗽一月余。夜间明显。北京气候当时室内干燥而热。求诊于曹教授。当时问诊相当精炼:咳嗽多久,痰如何?夜间趴着睡吗?平常肚子疼吗?大便如何?回答:咳嗽月余,少痰,喜欢趴着睡,腹部胀满,食欲好,肚子容易疼,脾气急。大便粘或容易稀。舌暗,偏红,舌边尖红,苔薄腻。
处方:桑叶10炒杏仁6北沙参12浙贝10
蜜紫菀15款冬花15白芍15干姜6
蒲公英20桔梗10炒莱菔子10甘草6
×3付,2日一剂,药未服完毕咳嗽愈。
咳嗽日久,加之当时季节室内干燥而热,应为燥咳,曹教授选用桑杏汤加减治疗。曹教授用于治疗燥咳,表现为干咳日久,痰少,舌红。紫菀、款冬花润肺止咳;白芍甘草缓急止痛;蒲公英清肝经郁热,脾胃经湿热,干姜温脾寒,化痰饮(肝胃有热,脾经有寒,寒热并用之法);炒莱菔子消食积化滞热效果尤佳。桔梗清利咽喉。处方精炼有效。
通过2例咳嗽的诊治可以看到,临床治病,切记应当用中医治病之理念,明五运六气之变动,观察患者体质之差异而制方。治疗外感咳嗽不能囿于套方,宣肺化痰止咳虽是常法,当不可偏执,需重视气候及体质之差异,方能制方有效。所谓五脏六腑均令人咳,非独肺也。
经临床观察发现,儿童体质痰湿郁热体质并不少见(表现为面色黄暗多见,咳嗽咳痰,爱生闷气,胆子小,睡眠差,舌暗,苔腻,与饮食情绪有关)。故温胆汤应用机会颇多;此外,风寒闭郁,内蕴痰湿之体质亦不少见(解表宣肺散寒,合并清解郁热法亦常用)。除此之外,部分儿童肝经郁热(表现为脾气急躁,爱发火,容易眼睛红,大便粘滞,脉弦数);部分儿童脾胃虚弱甚至脾胃虚寒(面色萎黄或者体型消瘦,纳差,稍食多则腹胀,大便稀溏,脉细弱或濡,脾胃虚寒则受凉容易腹泻,四肢凉,饮冷饮之后更明显);部分儿童肺脾两虚(面色白,反复感冒,容易汗出,呼吸道反复感染,脉弱);还有湿热体质者(脘腹胀满,大便粘,口臭,舌苔黄腻,脉滑),或者一个人出现复合体质状态,不一而足。均当根据体质状态,选择适当食疗方法。下一篇将进行儿童食疗或者捏脊提供一些建议。
yuf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