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分(风寒咳嗽)和(风热咳嗽),分清病
风寒咳嗽
VS
风热咳嗽
风寒咳嗽为风寒泛肺,肺失宣肃导致的。属于表证、寒症。
风热咳嗽为风热犯肺,肺失清肃,热炼津液成痰,故见咳嗽。属于热症。
咳嗽的声音比较重,咽喉痒,咳出的痰较稀薄,痰的颜色是白色的。大多数兼有鼻塞不通的状况,鼻涕为清涕。头痛,肢体感觉酸痛,怕冷,或见发热,无汗。感冒后遗留咳嗽者,证多属虚,因肺脏气机尚未恢复调和。风寒咳嗽,无痰者,或症轻,或患者肺部有燥热。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色,脉浮或浮紧。
咳嗽频繁、剧烈,气粗或咳嗽的声音沙哑,喉咙干燥、咽喉疼痛,咳痰不爽或无痰,痰是粘稠或稠黄的,咳嗽时有出汗的现象。或有鼻涕是黄色,口渴,头痛,肢体酸软,怕风,身体发热。也有患者只是干咳,无痰或少量白黏痰,因于肺燥或外感凉燥或热燥之邪。舌红,苔薄黄,脉浮紧或浮华。
大椎、风门、肺俞、合谷、列缺、太渊
大椎:在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风门:位于背部,在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肺俞:在背部,当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列缺:在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
太渊:在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
肺俞、太渊、足三里、三阴交、太溪
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
足三里:在内踝尖上直上3寸,胫骨后缘靠近骨边凹陷处。
太溪: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
灸大椎、风门、肺俞、合谷、列缺、太渊,每穴灸15分钟左右,建议每日1次,症状消失后再施灸1~2次即可停止。
灸肺俞、太渊、足三里、三阴交、太溪,每穴灸10分钟左右,建议每日1次,咳嗽停止、咳痰消失后巩固2~3次。
1.大椎正好在咽喉后壁,艾灸的热量可以通过大椎穴渗透到咽喉部以缓解咽喉的不适。
2.艾灸风门能驱风寒调肺气。
3.艾灸肺俞可以补肺气、调肺脏。
4.艾灸合谷能增强肺气以抵御外邪侵袭。
5.艾灸列缺可以宣肺解表。
6.太渊是肺经上的重要穴位,艾灸太渊可以补足气血。
1.灸肺俞可以补肺气,调肺脏。
2.艾灸太渊可以补足气血。
3.灸足三里能补益全身气血。
4.灸三阴交能益血,并能引热下行。
5.灸太溪能补元气,元气充足自然百害不侵。
1.风寒感冒施灸时应避风保暖,防止因皮肤暴露而受凉,从而加重病情。
2.经常参加锻炼,增强体质,可减少本病的发生。经常灸足三里穴,可增强抵抗力,对于易患感冒者有预防效果。
3.常开门窗,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降低病菌感染率。
(转自网络)
有情怀的艾艾贴让传统艾灸焕然重生
爱他(她)就给他(她)最好的艾!
不愿使用药物激素,就使用艾艾贴吧!
艾灸有很多种
艾艾贴只是其中一种
效果非常好的一种!
在这里你就是最特别的存在
白癜风不能吃什么白癜风的早期症状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