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咙总是有痰怎么办你是什么痰

时间:2020-12-31 6:54:02 来源:咳嗽

进入秋季,秋干物燥,很多人开始犯病了。比如痰多、咳喘、咽喉肿痛、鼻炎、腹泻等等。很多的疾病,是夏季的时候不注意保养,遗留到秋季而爆发的。

夏季炎热,很多人喜欢吃冷饮,冰冻的水果,日常饮食又过于辛辣荤腻,脾胃被损伤之后,水液代谢很容易出问题,就形成痰湿了。

现在,患上痰湿病的人多。人的脏腑功能不是很差的时候,体内的痰饮,还可以流动的。然而,一旦脏腑之间功能失调之后,问题就出来了。

现在正值秋季,秋季对应肺,肺属金,脾胃属土,脾胃土太虚,则不能生肺金。中医认为“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脾胃的痰湿跑到肺部太多了以后,会造成痰多咳嗽、喉咙痒,或者咽干等等症状。

为什么?因为肺部与脾脏均属太阴经是互通的,肺互通于阳明大肠,脾经互通于阳明胃经,因此脾胃与肺的关系非常密切。有时候我们看一个患者咳嗽痰很多呀,不能治着眼于治肺,也要治脾胃。

造成痰湿的原因很多,可能是外感风寒湿热引起,或者是饮食、情志损伤,导致气逆液浊,变成痰饮。

这些痰在肺的时候,痰涌上逆,你会咳嗽吐痰。有的痰,堆积胸膈中,就会造成胸胁苦满,嫌烦意乱;有的积聚在胃中,容易恶心呕吐;有的跑到头上去,眼袋灰溜溜的,黑眼圈很严重的样子,他不一定是肾虚,也可能是痰太重。

总之,痰到不同的地方,发生的症状就不一样。

那痰的本质是什么呢?

痰的本质就是湿,是津液所化成的。所以治疗痰饮,就要治燥脾。

有这样的一个概念,痰不仅仅只是呆在肺,五脏六腑,四肢、经脉等都会有它的身影。痰呆在脾就形成湿痰,呆在胃就形成食积痰,呆在心包经就形成热痰,呆在肝就形成风痰,呆在胆经就形成郁痰等等。

那我们最常见的且最容易感受到的,就是肺里的痰。肺寒的时候,吐出的痰是清的、稀的,肺热的时候,吐出的痰是黄的、粘稠的。

有个很有名的治痰方,叫二陈汤。二陈汤是治痰很常用的处方。主要由陈皮、半夏、茯苓、甘草组成。

这方子是治痰的一个基础方,如果你气虚有痰,要加一些人参(党参代替也可以)、白术下去;如果脾虚的,就要用到补中益气汤,要加白术、白芍药、神曲、麦芽、升麻等等。有的还兼有便秘的问题,要加生姜厚朴红枣下去。如果是热痰,就要加黄芩黄连降火,有的人有胃不是很好,可以换成白术、黄芩、石膏等等。

虽然只是治痰,不同的痰,治疗思路和用药都是不一样的。中医是很灵活多变的。现在的人,痰起的起因不一样,你说要一个通用的治痰方,不要开这样的玩笑,中医他们没有办法给到你。

如果有,也只是暂时缓解。比如平常痰湿重的话,你可以拿茯苓10克,白术10克,泽泻10克煮茶喝。但不要经常喝,容易伤津液。

要避免各种痰,我们要注意避开风寒暑湿热燥等外邪入侵,同时,饮食和生活作息要健康有序,情绪要平稳愉悦,多走动活动身体,偶尔做些苦力活,锻炼筋骨,痰自然不来找你!

健康养护,欢迎入群交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ssgo.com/kszs/14758.html
热点排行
如何判断慢性咳嗽的病

当你的身体出现长期慢性咳嗽的现象时,你知道慢性咳嗽的原因是什么吗?慢性咳……【查看详情】

精彩推荐
相关导读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