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风寒咳嗽是一种常见病,主要是因为小儿肌肤嫩弱,腠理疏薄,卫外功能未固,且脏腑娇嫩,感受风寒后,比成人更容易伴发咳嗽,同时由于兼挟痰壅、食滞、惊吓等因素而使证情复杂。
中医在治疗小儿风寒咳嗽方面,经验丰富,方法多样,其中敷贴疗法治疗小儿咳嗽,其安全性和疗效均具有一定的优势,可以有效缓解小儿咳嗽症状,减少发作次数,缩短咳嗽病程。
敷贴:绿色安全的治咳方法敷贴是根据中医辨证论治原则及经络学说,以中药贴敷于经络循行的相关穴位上来防治疾病的一种特色疗法。
敷贴将辛散温通的中药敷于特定的腧穴,温煦肺经阳气,驱散内伏寒邪,通过皮肤的吸收和渗透发挥治疗作用,并且通过经络传导,达到宣通肺气,祛瘀化痰,温通经络的作用;同时可以激发经络之气,提高机体免疫功能,获得内病外治的效果。
敷贴疗法操作方便,安全无毒,除了治疗咳嗽以外,在感冒高发季节,还可以有效预防风寒咳嗽的发生。尤其对于抗拒口服药物治疗的孩子,是非常好的选择。
贴敷常用穴位天突穴位于两锁骨中间,胸骨中央。该穴位属任脉,为治疗吸道疾病的要穴,可以宣肺化痰,止咳平喘。
膻中穴位于胸部,当前正中线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功能利上焦宽胸、宣肺降气,可治疗咳嗽气逆,气喘痰壅。
神阙穴即肚脐中央。为任脉要穴,功能固本培元、回阳救脱、和胃理肠。为保健要穴,纳入温药可迅速温中祛寒,补肺健脾。
大椎穴正坐低头,该穴位于人体的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若突起骨不太明显,可活动颈部,不动的骨节为第一胸椎,约与肩平齐,大椎穴是督脉与诸阳经之会,主一身之阳气,有升阳强壮的作用,为强壮保健要穴之一。主治感冒发热等,可以增强卫气的功能,疏风散寒,解表退热。
肺俞穴采用正坐或俯卧姿势,在背部第三胸椎棘旁开1.5寸处。本穴位属于足太阳膀胱经,是治疗肺脏疾病的要穴,对于肺系疾患如感冒、咳嗽、气喘等效果较好。
应该注意的是,敷贴后若皮肤有刺痒感,一般无需处理,这是药物的一种治疗反应。若患处出现皮疹红斑,可适当缩短敷贴时间。若皮疹严重或出现皮肤起泡,医院作相应处理。
家长可根据孩子的情况,配合或选用推拿、耳穴或食疗方法,不必局限于一种方法。中医认为小儿为“纯阳之体”,感寒后易于迅速入里化热,所以,本方法适合于风寒感冒咳嗽早期使用,若已转化为热证,则需对治疗穴位及药物作相应的调整,不可盲目使用。
简单分辨风寒风热不同类型的咳嗽,用药完全不同,很多家长对于如何判别风寒咳嗽和风热咳嗽很困惑,那么如何简单的判断风寒与风热呢?
一般而言,风寒咳嗽患儿初起会有打喷嚏、鼻塞、流清鼻涕、怕冷等症状,咳嗽发作比较频繁,咽部作痒,咳嗽声重,痰液清稀而色白,咽部不红。
风热咳嗽则会出现咳嗽紧闷,痰液色黄而黏稠,口渴咽痛,鼻流黄涕,可伴有发热、咽部红肿等症状。
·END·
崇本堂中医连锁您身边的中医专家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