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学中医辩证? ——沈老师讲风热咳嗽的

时间:2016-11-21 10:32:52 来源:咳嗽

如何学中医辩证? ——沈老师讲风热咳嗽的

如果具有最典型的并且是单一症状,大概傻瓜对着相应的中医书的条文,也能辩证,对证下药,疗效很好。问题在于,大部分疾病症状都不典型,甚至复杂。辩证就不容易了。

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又称辨证施治。

辩证,是中医的核心技术所在。如果辩证,并非那么简单。

这里我给成人学徒讲授的风热咳嗽的辩证为例讲辩证。

风热犯肺咳嗽症候:“咯痰黄稠,咳而不爽,口渴咽痛,身热或见头痛、恶风、有汗等症,舌苔薄黄,脉浮数。“

上面的风热犯肺咳嗽症候是王永炎、鲁兆麟主编的《中医内科学》对风热咳嗽症候的描述,是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中医药学高级丛书》之一,这套书前面所附的出版者的话说:”这套丛书的编纂工作,由从全国遴选出的中医药学科带头人和数百名著名专家学者担任。他们均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是我国中医药学界在医疗、教育、科研方面的中坚。“”这套丛书的出版,无疑将为全国中医药学界提供最具权威性、代表性的重要参考书。“

这套书很权威,却也有很多问题。没有很丰富的很纯正的中医指导,用这套书学习,大概很难学好,有些病还无法辩证,甚至于不敢看病。

下面是我讲授风热犯肺咳嗽症候的内容。

风热,不一定是”咯痰黄稠”,其实如果痰白,但是舌尖红或舌苔上有红色草莓粒的咳嗽,我们也按风热咳嗽辩证。如果按风寒咳嗽辩证用药,则不但不能治病,反而会加重病情。当然,如果热重,或热咳较久,也会”咯痰黄稠”,这时按风热辩证下药是没问题的。

如果有热,比如舌尖红或舌苔上有红色草莓粒,虽然痰白色,也会较粘稠。而风寒咳,痰往往较稀。

由于痰较粘稠,就会”咳而不爽“。

如果热重,会”口渴咽痛“,热较轻,不会有明显的”口渴咽痛“。

”身热“就是发烧。这是表证的一个症状,有时表证轻,也未必有”身热“,但是往往有”恶寒“即怕冷。

”或见头痛、恶风、有汗等症“确实如书上所言,是或然症。表证较重,才会有头痛,有汗才恶风。

”舌苔薄黄“这是错误的。风热还是表证,跟表寒或正常舌苔一样,舌苔应该是薄白的,如果舌苔黄,说明里有热了。

”脉浮数。“脉浮说明是表证,脉数,说明有热,合起来就是风热了。

如果寒热偏性不大,判断是寒热就难度大些了。这里加一个方法判断,如果喝水增加了,或者胃口没有改变,是风热,如果喝水减少或不想喝水,或胃口变差了,是风寒。

这套大型丛书确实有不少问题,虽然是现代中最高水平的中医书。对这些症候的描述,没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甚至于代价,我不敢轻易否定或补充。因为,医学或医疗是人命关天的事。

有的初学中医的人或有的人只是临时抱佛脚按图索骥对照书上的症候看病,有时也能效如桴鼓,甚至能治大病。如果是典型症候、单一症候,确实能识字的人按图索骥也可能疗效显著。很多初学者,看到那么重的病都有这样的显著疗效,就以为中医就那么简单,自己水平很高了。可一旦碰到不典型的症候、复杂疾病的时候,这些人就束手无策或乱下药了。

人体是相当复杂的,也处在一个很复杂的环境,因此一旦生病,就往往较复杂,而且大部分症候都是不典型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许多中医的专家教授,讲课或交流时,理论一套套,真正临床就无疗效的原因了。

中医药大学毕业的学生,甚至包括博士,理论背得烂熟,却往往连个感冒也治不了。从中可以找到一些原因。

因此中医学习强调师承。

长按







































北京哪里白癜风医院好
最出名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zssgo.com/kszl/1720.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