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名家之约·名家话养生
感冒明明好了,孩子为何还咳嗽
▲您可以点击小喇叭,聆听孩子冬季咳嗽的原因及防治办法,也可以直接阅读我们为您提炼的一以下干货哦!
冬天孩子咳嗽的很多,虽然咳嗽不是什么严重的症状,但经常咳也会令家长非常苦恼,不知道该怎么办。
1
什么原因导致孩子咳嗽
中医认为,咳嗽可能因为外感、内伤的多种原因引起,对于孩子来说,最主要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外感的时令邪气侵袭;另一个是内伤的乳食不慎,这两个原因还常常纠缠在一起,共同伤害孩子的健康。
不正为邪,时令邪气主要是指季节性的气候变化对孩子产生了不利于健康的影响。冬季天气寒冷是正常现象,人体阳气内敛、皮肤毛孔收紧以适应自然,还会穿戴保暖、室内取暖。如果不能注意跟上气候变化的步调,尤其是遇到暖冬或者严寒时,就更容易伤及肺卫功能,引起咳嗽。
乳食不慎,是在提醒家长要注意孩子的饮食。孩子的消化、吸收功能还较脆弱,一旦对孩子的饮食调节不够谨慎,如果孩子有偏食、过饥过饱、不按时就餐等不好的饮食行为,就容易因为脾胃受伤而降低抗病能力,或者因为食积生内热而引发外感,就是俗话说的“没有内火,不引外寒”。
中医用寒证、热证来分型辨证。偏于寒证咳嗽的孩子,常常衣服穿的较为单薄,平时胃口不壮,爱吃冷饮,遇到寒风冷气一吹就会咳嗽,还可能有手脚发凉、怕冷、打寒战的现象,唇舌偏淡,手心发凉,小便色白次数较多,大便多稀溏。偏于热证咳嗽的孩子,常常穿戴过于厚实,偏好肉食,不喜欢吃蔬菜、水果,总守护在温室之内,爱护有加,却时有咳嗽。这样的孩子唇舌偏红,手心发热,小便色黄味大,大便干硬,或者几天不结大便。
一般来说,咳嗽是外感时肺脏受邪程度轻微的表现。有些疾病如感冒、肺炎、哮喘,或者猩红热、麻疹、水痘等,在疾病的初起阶段常常先有咳嗽,所以家长要注意观察孩子的体温、呼吸有没有变化,再看看孩子身上有没有出现斑、疹、痘等。咳嗽还可能出现在严重疾病经治疗大有好转的时候,因余邪未清,仍留有咳嗽的症状。此外,有的小孩子不小心会将异物吞进咽喉或气管,突然出现剧烈的呛咳,甚至呼吸困难、脸色发紫,家长要特别留意。
2
咳嗽有痰和没痰的情况分别是什么
严格划分时,有咳、嗽、咳嗽的不同。咳为无痰而有声,嗽为无声而有痰,咳嗽是有声又有痰,统称为咳嗽。
孩子咳嗽的病位主要在于肺、脾两脏。肺司呼吸,脾主运化,中医认为“肺为贮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咳嗽痰多的,属于痰湿重,如果痰白清稀多为寒证,痰黄粘稠多为热证。咳嗽痰少的,多为风寒束表;阴虚燥咳的,多见痰少难出。
3岁以下孩子,语言表达不清,还常常不会主动咳痰、吐痰,有痰咳出就吞咽下肚,所以孩子咳嗽是否有痰还需要靠医生或家长的观察来区分。有痰的孩子,咳嗽时声音重浊,或喉有痰声,口中涎沫常粘稠,舌苔较厚。无痰的孩子,咳嗽声干,无喉中痰声,口中涎沫清稀,常伴口干唇燥,舌苔较薄。
3
为什么孩子病好了,咳嗽却还不停
孩子得了肺炎、感冒,治疗后病已缓解,但咳嗽仍不停,中医称“余邪未清”,迁延未愈。常见的原因有两个。
1过用寒凉、攻伐药物,关门留寇
中医治病,讲究给邪气以出路,常用发汗、引吐、泻下的方法,引邪外出,使邪气易于清理干净。但生活中常见到家长这样要求:“快用最厉害的药物来治疗孩子吧!”
咳嗽初起,一下子就使用大剂量或高级别的抗菌素,或者使用清肺泻热力量较大的中药,再配以大黄、芒硝之类的通便药,这时病轻药重,在消除病灶炎症反应的同时会伤及机体正气,使孩子稚嫩的脏腑受伤、卫外防御能力下降,留闭余邪,引起咳嗽不停,以干咳为主。
其实,咳嗽本来就是受邪轻微的疾病,这时不建议继续使用抗菌素或峻烈的清肺泻热中药,可以适当用一些轻清发散的花类药物,透邪外出。
2
早进肥甘厚味,重伤脾胃
经常见到这样的情况:孩子高热已退,或咳嗽已缓,家长心痛孩子,觉得病好了,该给孩子一些补偿了,马上放松要求,满足孩子的要求或喜好,巧克力、冰琪淋、红烧鸡翘等在孩子的再三要求下也被送到孩子手中。
病势初愈时,孩子的脾胃功能还维持在较低的水平,过早地食用这些难以消化或者助热伤身的饮食,就会加重脾胃的损伤,不仅不能增强营养,反而使病情反复,咳嗽不停。中医把这叫做“食复”,需要谨慎对待。
4
孩子晚上咳嗽厉害,怎么办
白天咳嗽厉害的,多为热证、燥证;夜半或晚上咳嗽厉害的,多属脾湿痰盛,孩子咳痰较多却不会把痰咳出来,呼吸声粗或痰声重,舌苔厚腻。尤其在孩子上床平卧之后,肺部的痰浊堆积,刺激气道,不断引发剧烈咳嗽,严重影响孩子的睡眠。
建议家长让孩子采用半卧姿势睡觉。办法是:叠一块小被或毯子呈坡形,放在孩子上半身下面,把头、肩、背部抬高,医院把床头摇起一些似的,可以缓解痰浊对气道的刺激,让孩子能较好的入睡休息。
再配合医生的治疗,服用健脾化痰止咳的药物。还要注意,孩子饮食一定要清淡、易消化,切忌大鱼大肉油腻食品或者甜腻难于消化的食物。
5
孩子咳得不多,但就是断不了根,怎么回事
咳嗽总不断根,常见两种情况:
1禀赋本弱,复元缓慢
尤其素体虚弱的孩子多见。常见于大病之后,虽然余邪已清,但脏腑已经受损,元气尚未恢复,所以偶而咳嗽,少痰,却不断根,或者反复感冒咳嗽,断断续续,总也好不利索。治疗需培本固元,适当增加营养,注意改善体质。
2
骄纵性急,木火刑金
常见独子溺爱,孩子骄纵任性,平时就情绪急躁易怒,稍不遂愿,就哭闹不休。这样的孩子,肝火过旺,面色发青,唇舌色红,时有咳嗽,不易断根,还常伴有偏食、挑食等不好的饮食习惯。肝火过旺,伤肺叫木火刑金,伤脾叫木克脾土。需用一些清泻肝火的药物治疗,还需要对孩子多加教育,纠正任性的坏脾气。
6
咳嗽吃什么药
从剂型上挑选,建议给小孩子选液体剂型的中成药,片剂、丸剂也最好用温开水化开服用。从证型上大致来分,清肺化痰止咳药最常用,可以选择川贝枇杷糖浆,每次5-10毫升,每天2-3次;鲜竹沥水,或复方鲜竹沥液,每次10-20毫升,每天2-3次;还有蛇胆川贝液、止咳橘红口服液等。如果干咳、无痰,可以选养阴清肺糖浆,每次5-10毫升,每天2-3次。手心热明显的孩子,建议选择王氏保赤丸,每次3-15粒,每天1-2次。
还要注意,孩子的药量,常依年龄换算,服药前要注意阅读药物的说明书。像甘草片这类的镇咳药,虽然有止咳效果,但易留闭邪气,应尽量少用。
7
孩子咳嗽时总犯恶心是怎么回事
咳嗽是气道受到刺激后的反应。当咳嗽剧烈导致气逆时,孩子就容易干哕;当孩子咳痰较多或者吐出多量痰涎时,也容易出现恶心、反胃。还有些孩子,咽部有炎症,觉得嗓子不舒服,也会时常咳嗽,诉说恶心;肝火较盛、木火刑金的孩子,也会在咳嗽时犯恶心。
对这些孩子,首先要教育他们懂得咳嗽的道理,再要指导孩子正确的咳吐痰涎方法。痰咳出的顺畅了,可减轻咳嗽的剧烈程度,犯恶心也会减少。
8
咳嗽的食疗方
川贝粉蒸梨
化痰、止咳、润肺
选一只体型大点的梨洗净,从中腰部切开,去掉梨核,川贝粉3克、冰糖2小块放在梨心里,将梨盖好,隔水炖15分钟,放凉后把梨肉切成小块即可。
杏仁、核桃仁、百合粥
化痰、止咳、润肺
取粳米适量煮粥至半熟时,放入洗净的杏仁5-10粒、核桃仁5-10粒、百合10-20片,小火煮至粥熟食用。
萝卜、葱白、生姜汤
消积、散风、止咳
取清汤1小碗,加2倍清水,放入白萝卜5片,葱白一根,生姜2片,还可以加2个生山楂,小火煮10分钟,调味即可。
陈皮、白茅根、冰糖水
清火、化痰、止咳
取陈皮、白茅根各5克,加清水适量,小火煮5分钟,放入2小块冰糖,放凉饮用。
9
其他缓解咳嗽的方法
在家里建议用一些简便的方法来帮助孩子缓解咳嗽:
拍背驱痰:让孩子稍微低头,家长用手掌轻拍孩子后背,然后让孩子咳嗽几下,能吐出痰涎更好。此方法可以帮助排出痰涎,减轻咳嗽。
按揉合谷:合谷穴在手背拇指和食指中间的虎口位置,并拢手指,虎口处肌肉最高处就是。按揉时微微向食指骨头方向用力就行,每次2-3分钟,每天3-4次,有缓解咳嗽的作用。
姜汁揉背:滴2-3滴生姜汁在家长手心,或用生姜片在手心擦一小会儿,然后用手掌轻轻揉按孩子后背中部,再顺着背脊方向上下按揉7次,孩子微微出汗或者背部皮肤微微泛红,效果更好。可用于风寒引起的咳嗽。
10
冬天防咳嗽育儿歌谣
适应冷热常锻炼,
暖冬严寒避感染;
食勿过度少生痰,
汗便通畅热得散;
居处通风气清新,
止咳化痰药用缓;
谨记在心践于行,
常保儿安少病缠。
注:文中所述药方,请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
本期名家:杨威杨威,主任医师、临床30余年,中医五运六气专家,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四大名医之一孔伯华先生学术传人,承担国家计划中医五运六气专题研究,著有《先天运气格局在儿科诊疗中的应用探讨》、《五运六气经典集粹》、《五运六气研究》等。
下拉更多精彩
千万不要错过
「名家在线」
线上关怀服务内容平台
为您打造全方位的线上专属智囊团
为精炼高品质的生活提供更多选择
「名家话养生」
线上中医名家养生顾问团
为您揭开人体的健康密码
「名家话教育」
通过线上直播分享权威专家教育
理念、技能培养、心理认知等等
众多时下社会热点教育话题。
「名家话经济」
聚焦经济形势
分享前沿洞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