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冬藏,调整体质怎能不知这些19种汤

时间:2017-3-12 13:24:28 来源:咳嗽

秋冬时节寒冷干燥,大自然在收敛和蕴藏之中,我们的身体也变得“脆弱”起来,稍不留神就会感冒、咳嗽,肺病、心脏病等慢性病在这个季节也容易复发。

因此,饮食上我们也要跟随相同的节奏,开始进补啦!补出水润好气色。

今天素食街带大家认识,推荐靓汤吃法,“对症下药”才能达到正确的滋补功效。另,切忌盲目进补,下文有注意事项,街坊们收好吧!

01银耳滋润防燥

银耳富有天然特性胶质,经常食用润肤,祛斑。银耳滋阴清热,润肺止咳,养胃生津,益气和血,补肾强心,健脑提神,恢复疲劳等功效。具有滋润而不腻滞的药用特点。尤其适合秋冬季节食用。

推荐:红枣莲子银耳汤;雪梨银耳汤;

木瓜银耳汤;紫薯银耳汤。

02莲子健脾补肾

古人认为莲子“享清芳之气,得稼穑之味,乃脾之果也”。秋天食用养心安神、健脾补肾、止泻固精等。不仅有助缓解失眠等,对易患咳嗽、哮喘等肺部疾病的人来说,莲子还可以通过补肾增强免疫力,达到润肺的效果。

市场上的莲子有红莲子和白莲子之分,红莲子口感较硬,但补肾、补血效果更好;白莲子口感香糯,健脾的功效更强。用莲子心泡茶去心火效果更佳,莲子泡酒则固肾效果更为显著。

推荐:桂圆红枣莲子汤;薏米莲子汤;

百合莲子汤;冰糖莲子汤。

03枸杞养肝明目

冬季是补肾的好季节,而枸杞是补肾佳品。枸杞性味甘平,归肝、肾经,能补肾益精、养肝明目、补血安神、生津止渴,对肾脏和肝脏都是宝。在空气干冷的冬季,眼睛易干涩、流泪,常吃枸杞还能缓解这些症状。

一般来说,健康成人每天吃20克左右(约30颗)枸杞比较合适。枸杞最适合煮粥或煲汤,可将它和大枣、山药等搭配。嫌麻烦的话,还有一种简便吃法,即早晚嚼食,营养成分的吸收更充分,但嚼枸杞时要注意控制数量,最好减半(15颗左右),否则易滋补过度。需要注意的是,枸杞含糖量较高,糖尿病患者应控制用量。

推荐:百合银耳红枣枸杞汤;金银花枸杞汤;

莲子枸杞汤;雪梨银耳枸杞汤。

04大枣补中益气

民间有“一日吃仨枣,一生不显老”的说法。中医认为,大枣性味甘温,能补中益气、养血安神,是冬季上佳的滋补品。它富含铁元素,可促进血液循环,病后体弱、贫血患者以及冬季手脚冰凉的女性都适合用大枣调理身体。建议把红枣在铁锅里炒黑后泡水喝,可治疗胃寒、胃痛。红枣水里加入桂圆,可作为茶饮,有补血、补气的功效。

红枣虽好,但枣皮纤维含量很高,不易被消化,一次吃太多容易胃胀,建议适量食用。

推荐:木耳红枣汤;红豆红枣汤;

银耳莲子红枣汤;南瓜红枣汤。

05百合养阴润肺

温润如花的百合,含生物素、秋水碱等多种生物碱和营养物质,对病后体弱、神经衰弱等大有裨益。秋季容易出现的支气管症,食用百合,也能有助改善,皆因百合可以解温饱润燥,有润肺、清心、止咳安神之效。

推荐:太子参百合汤;雪梨百合汤;

银耳百合汤;大枣百合汤。

06当归活血去寒

天冷时食物能帮人体御寒,被历代医家誉为“血中圣药”。当归性温,入肝、心、脾经,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的作用。当归并非只适合女性使用,凡是血虚、血瘀的病人,表现为血虚头痛、头晕心悸、面色萎黄、跌打损伤、皮肤感染、血虚肠燥便秘、虚寒腹痛等,都可一试。

推荐:当归红枣汤;当归金银花汤。

07黄芪益气固表

冬日里,天气骤寒,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随之而来,体质虚弱、容易感冒、畏寒怕冷的人也需增强体质。中医认为,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黄芪向来被认为是益气固表的能手,其性微温,归肺、脾、肝、肾经,尤其擅长补气,非常适合上述两类人服用。黄芪有“补而不腻”的特点,适当服用有助增强体质,缓解乏力。

推荐:黄芪党参汤;黄芪红枣汤。

08芡实健脾祛湿

芡实,又称“鸡头米”、“鸡头”等,是滋补性强的食物,能健脾祛湿、固肾止泻,有补而不峻、防燥不腻的优势,适合“补冬”的传统观念。在苏东坡的养生之道中,就强调吃芡实。

鲜芡实或干芡实适合大部分人饮用。常熬夜、长痘痘、易嘴破、常便秘的人特别适合饮四神汤来滋阴、固脾胃,让消化系统稳定下来。值得提醒的是,芡实不能一次性食用太多,否则可能造成便秘。此外,把鲜芡实去皮后冻在冰箱里,可增加保存时间。

推荐:莲子芡实汤;淮山薏米芡实汤;

薏米芡实冬瓜汤。

09玉竹养阴润燥

玉竹味甘、微寒、性平,归肺、胃经,有养阴润燥、生津止渴的功效。适合于肺胃阴伤,燥热咳嗽,咽干口渴。适合干咳但少痰,或者口燥咽干的,以滋阴清热生津止渴。玉竹多跟沙参、麦冬等药材搭配。玉竹味甘多脂,质柔而润,是一味养阴生津的良药。而且玉竹中所含的维生素A,对改善干裂、粗糙的皮肤状况有不错的作用。

推荐:党参玉竹汤;玉竹雪耳汤;

银杏薏仁玉竹汤。

10杏仁止咳平喘

这里说的杏仁,并非我们日常吃的坚果,而是俗称的南北杏。杏仁苦、微温、有小毒。能止咳平喘,润肠通便,可治疗肺病、咳嗽等疾病。杏仁还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和多酚类成分,这种成分不但能够降低人体内胆固醇的含量,还能显著降低心脏病和很多慢性病的发病危险。也能一定程度上促进皮肤微循环,使皮肤红润光泽。而杏仁的毒都存在于皮里面,而且仅仅是微毒,但建议食用时最好先去皮。

推荐:杏仁雪梨汤;南瓜杏仁汤;

无花果杏仁汤。

11麦冬养阴生津

麦冬甘、微苦,微寒。归心、肺、胃经。可以养阴生津,润肺清心。常用于肺燥干咳,虚痨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肠燥便秘。但是由于麦冬性微寒,不宜用于脾虚引起的水湿、寒湿、痰浊及气虚明显的人群。

推荐:莲子麦冬杏仁汤;沙参麦冬汤;

莲子百合麦冬汤。

12川贝止咳化痰

川贝其性凉,甘平,入肺经、胃经。其止咳化痰平喘的功效几乎是人尽皆知。而且止咳效果好且药性平和,故配伍在很多用于止咳的中成药中治疗各种类型的咳嗽。川贝母是润肺止咳的名贵中药材,应用历史悠久,疗效显著,川贝母不仅具有良好的止咳化痰功效,而且能养肺阴、宣肺、润肺而清肺热,是一味治疗久咳痰喘的良药。如秋梨膏、川贝枇杷露等就都含有川贝。

推荐:琵琶川贝汤;川贝雪梨汤;

南北杏苹果川贝汤。

13党参养血安神

治疗作用:党参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之功。脾胃虚弱者,服用党参有较好的效果。古人对党参有很好的概括:健脾运而不燥,润肺而不反寒凉,滋胃而不凉,养血而不燥。既滋补又养血。

推荐:黄芪党参汤;党参玉竹汤;

红糖党参赤小豆汤。

14花旗参滋阴补气

治疗作用:花旗参又叫西洋参,它主要产于美国的绿州天脉、加拿大、法国。西洋参与其他参不同,它既有补气的作用,又有滋阴的作用,服用后不会上火。特别针对中年人,每天吃两三片,对身体很有益处。可泡水或直接含服。

推荐:石斛花旗参汤;

花旗参麦冬汤。

15沙参养阴润肺

沙参味甘、微苦,性微寒。归肺、胃经。有养阴润肺、益胃生津之功,适用于阴虚肺燥或热伤肺阴所致的干咳痰少、咽喉干燥等症,及温热病热伤胃阴或久病阴虚津亏所致的口干咽燥、舌红少苔、大便干结等。

推荐:沙参玉竹雪耳汤;花生沙参汤;

沙参百合润肺汤。

16杜仲补肝肾

治疗作用:杜仲主要产于四川。功能为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男女老少皆可服用,特别是腰膝酸软无力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推荐:杜仲核桃汤;

淮杞黑豆杜仲汤。

17冬虫草补肺益肾

治疗作用:冬虫草为菌科植物,主要产于云南、甘肃、四川、青海、西藏五个省区,四十六个县。它的功能为补肺益肾、止咳化痰止血。如老年人的气管炎、肺气虚、肾气虚所引起的身体脏腑功能的失调,疗效比较显著。同时它还有降血脂的作用。

推荐:冬虫草枸杞汤

18三七补血活血

治疗作用:这种药材为三至七年采收,所以叫三七。它的外形如狮子头,主要产地在云、贵、川。少量食用三七可以补血,大量可以活血化淤。可以治疗老年人的头风痛、腰肌酸软无力等症。

推荐:黄芪三七汤;灵芝三七汤。

19天麻镇静散风

治疗作用:主要产于云、贵、川。它的功能为镇静、散风、止痛。如果受了风,出现头痛、手足麻木,吃了天麻即能止住,所以又叫定风草。它的治疗效果快,可以直接达到病灶。快似一支箭,所以又名“赤箭”。

推荐:萝卜天麻汤;

川穹白芷天麻汤。

冬季进补虽是非常好的时机,但怎样选择进补汤中药材,有哪些注意事项等问题困扰着大家。

这也许是很多人一提起进补汤,就望而却步的原因。

冬季气候寒冷,机体的生理功能和食欲等均会发生变化。合理地选择中药材煲汤,可以提高免疫力和抵抗力。

秋冬进补汤中药材选择的注意事项:

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虚则补,不虚则正常饮食就可以了,同时应当分清补品的性能和适用范围,是否适合自己。专家认为,进补主要作用是“补虚益损”,而虚又分气虚、血虚、阴虚和阳虚四种,各有各不同的补法。

一气虚症:

常见症候有精神倦怠、语声低微、易出虚汗、舌淡苔白、脉虚无力等。气虚当益气,此症可选用花期参、黄芪、党参、山药等。

二血虚症:

常见症候有面色萎黄、唇甲苍白、头晕心悸、健忘失眠、手足发麻、舌质淡、脉细无力等。血虚当补血,此症可选用当归、龙眼肉等。

三阴虚症:

常见症候潮热盗汗、五心灼热、口燥咽干、干咳少痰、眼目干涩、舌红少苔等。阴虚当滋阴,此症可选用银耳、麦冬、沙参、黑芝麻等药物。

四阳虚症:

常见症候有面色皑白、四肢不温、阳痿早泄、纳少便溏、舌淡嫩、脉微细等。阳虚当壮阳,此症常可选用冬虫夏草、杜仲等药物。如脾胃虚弱、胃纳呆滞、胸脘满闷者,需要加入醒脾健肝药物,如陈皮、砂仁、木香、谷芽之类,以健脾助运。

掌握以上原则后,还要注意的是:古人云,是药三分毒,药材煲汤除了科学搭配之外,还要注意量的把握。

很多人错误的理解,认为中药材煲汤就没有副作用,多吃也不会怎么样,这是一个大大的误区。

---首先,药材都存在对肝脏的消耗作用,因为所有的药物都要经过肝脏解毒代谢。煲汤的中药材大部分是天然药物,如果没有选择的乱用药材煲汤,肝脏就长期都在对这些天然药物进行代谢,自然就会有一定的副作用。举例来说,白果是广东人都熟悉的中药材,也是一种普遍的食材,但是其本身含有微量氢氰酸,食用过量就会引起发热、呕吐、腹泻、惊厥、抽搐、皮肤青紫、脉弱而乱,甚至昏迷不醒等中毒现象。

---其次,中药材也有一定的抗药性。在煲汤进补的过程中,如果长期利用一种中药材进行煲汤饮用,久而久之身体也会产生抗药性。

因此,最好在专家的指导下,科学搭配利用食材中药材煲汤,有针对性的合理煲汤食补。

图文来源于网络

由素食街整编

·END·

免责声明:本号发布图文一切为分享交流。源自网络的部分,其版权归原作者及网站所有,有疑问敬请告诉我们,定将妥善处理。









































中科白癜风
北京白癜风医院地图

转载请注明:http://www.zssgo.com/jbjc/5400.html
热点排行
研究显示:缺铁可致慢

意大利研究人员日前说,某些女性也许应该通过补铁来治疗久治不愈的咳嗽,而不……【查看详情】

相关导读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