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从小到大、总是时不时的咳嗽,医院会更容易造成交叉感染,所以我们在上期已经了解哪些情况可以先在家护理,但是在家又该怎样安全地用药呢?
咳嗽祛痰,如何用药才安全?
宝宝慎用咳嗽药,通过上期的讲解,父母们现在知道有些反应是机体的正常反应,顺其自然就好。美国儿科学会也建议咳嗽祛痰的药慎用为主。
①太小孩子不建议用止咳药,容易掩盖病情,可能把咳嗽压住了,但痰呼哧呼哧的冒出来,而咳不出来,反倒成了隐患。
②很多家长不适应、不接受“咳嗽不用药”这种说法,建议不严重的,可以先观察具体能咳嗽到什么程度,咳嗽一两天也不会变坏。
③因为咳嗽吐奶,影响睡觉了,为了缓解这种症状,可以适当用药。
咳嗽药的分类:①一种是以感冒成分为主的感冒药,含有止咳成分:不是特别推荐,除非症状特别严重,如流眼泪、流鼻涕、抬不起头的情况。因为这是复合制剂,含有多种成分,无法确定哪种容易致敏。其中也会含有退热成分,与家长使用的退烧药冲突,容易过量等。慎重为主。
②一种止咳化痰成分:息可宁、易坦静、氨溴特罗等,这类咳嗽了、痰又出不来,可以用。
③一种单纯化痰成分药:沐舒坦、羧甲司坦、桃金娘油等,主要是纯的、稀释痰液的作用,一般情况下比较安全,主要用在单纯的化痰作用。
吃药要注意什么①疾病的过程是变换的过程,咳嗽前期可以用止咳化痰成分的药,后期咳嗽轻了、痰多了,就转化成化痰成分的药。
②任何一种药都不建议长期用,难免会出现相关的副作用,最好5天,然后请医生判断是继续吃还是换换剂量。
肺炎与咳嗽的关系,怎样初步判断?医生也很难判断,所以不存在家长耽误孩子的说法。医生听诊的过程中没听出来,家长对孩子的过度重视,都会导致就诊时间长、就诊时间早。刚病几天,肺里的啰音没表现出来,完全取决于孩子的免疫功能,当时是很难判断的。
孩子得了肺炎怎么办?必须用抗生素吗?
①肺炎是感染性的疾病,不算传染病。是孩子与生病的孩子有了接触,抵抗力差,疾病往下走,就到了肺里,同时对其他孩子的也会形成一定的传染性,有很多原因引起的:病毒、细菌、感染时间长了还会有双重、多重的、交叉的情况。
②急性期肺炎以感染为主要原因,考虑用抗病毒、抗病菌治疗,医生会根据症状、体征、X光或CT片子、化验检查来决定用药。
③急性期感染控制过后,就是呼吸道粘膜的改变,这个是抗生素无法改变的,需要机体的自我康复时间,需要分泌物排出的促进,以及家长更为重要的保护作用。修复过程中防止第二次感染,这样一轮接一轮,就会导致持续的咳嗽。
④气道粘膜的功能的恢复,不是输液就能解决的问题。早期的肺炎需要输液一般在7天左右,之后医生会建议口服一段抗生素。但是急性的感染控制住了以后,更多的需要我们用辅助用药、雾化、自我修复等方法。
特别注意:有的孩子就因为“一口痰”,咳嗽早就见好了,但家长在输了十多天液后还要坚持继续输,想要治彻底,这种想法和做法也是不对的。抗生素的使用要有限度,不是把这口痰都输没了,才算完全治愈。一般情况下3—5天,其实,一旦听诊这个孩子的炎症得到有效控制,很快就会改口服抗生素继续巩固2—3天,有的甚至只是雾化辅助用药恢复功能就好,大大减少抗生素的使用次数。
怎样有效预防肺炎?●要对肺炎有正确认识,停止输液后有痰还需10—15天的彻底消失,后期护理非常重要,需要多喝水。
●病因很多:细菌、病毒、支原体和其他微生物。不能用一种有效的方法预防肺炎。
●接种疫苗也可以有效预防相应的肺炎和相应的的感染。
●有的家长有误区:“打过肺炎疫苗,为什么还得肺炎?”
疫苗接种里,有肺炎球菌疫苗。致病菌很多,接种的只是肺炎球菌疫苗,其他的没接种,所以也会得。
咳嗽、有痰、鼻塞在家护理的技巧和方法?不严重的情况下,尽可以观察,而不用药。
①比如鼻子堵:不影响吃喝、不影响睡觉,不用管。让鼻粘膜保持湿润,外用的喷些药(如生理性海盐水鼻喷剂)即可。有一定时间段,自然会缓解。
②咳嗽:感冒的正常过程,感冒没有特效药,加强护理,屋里空气清新,不要形成二次感染。
③出现疾病时,不要强迫孩子吃饭、不要大鱼大肉,真正做到少、低蛋白、多喝水。孩子病程的长短,取决于对感染的控制,还有就是家长护理。临床观察,家长强迫为孩子吃好多营养东西,孩子病程就会长,“鱼生痰、肉生火”是很有道理的。家长可以想象一下,如果能看到的是疾病表现在肺上、呼吸道上也表现在胃肠道上,所以食欲很差。
④不要孩子好点了,又出去玩,免疫力低尚未恢复,又会造成二次交叉感染。
⑤减少活动、保证睡眠、休息、适宜温湿度、不要冲着风、建议生病期间也尽量不要折腾孩子洗澡,洗凉了、激着了也容易前功尽弃。
特别声明:此文由本院儿科护士长尹茜提供,文章请切勿抄袭模仿,转载请标明出处。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儿科护士长尹茜:必知擤鼻涕的正确姿势!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个医院较好在北京治疗白癜风哪个医院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