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肾阳虚水湿内停怎么办医圣张仲景的一个

时间:2024/10/12 12:18:08 来源:咳嗽

自古以来,中医都认为“寒为万病之源”,要不然,医圣张仲景也不会写下著名的《伤寒杂病论》。由于寒为阴邪,易伤阳气,人体一旦阳气不足,抵抗力就会迅速下降,抵抗力下降,防御风寒的能力就会下降,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所以,要想“驱逐寒邪,还我健康”,那么,扶助阳气、消退阴寒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对此,医圣张仲景秘传了一个奇妙的经方,此方一出,“益火之原,以消阴翳”,让阳气宛如晨曦初露后的东升旭日,一扫阴霾,让虚弱的病态,如沐春风,并能快速向愈。而这个奇效良方就是大名鼎鼎的真武汤。真武汤出自《伤寒论》,全方由“茯苓,芍药,生姜(切),白术,附子(炮,去皮,破八片)”等5味中药组成。原方附有加减法,如果兼有咳嗽,加五味子、细辛、干姜,其中细辛、干姜温肺化饮,五味子敛肺止咳;如果小便通利,去掉茯苓,以免过利伤肾;如果兼有下利,去掉芍药,加干姜,意在温运脾阳;如果恶心呕吐,由于水饮在胃,因此去掉附子,增加生姜的用量,起到温胃散水的作用。真武汤全方仅仅五味中药,但却“神通广大”,但究其根本,还是配伍精妙,用药得法,这样用之临床,但凡对证,必能屡用屡效。真武汤全方以附子为君药,说到附子,现代很多人可能都知道它是“火神派”的第一圣药。真武汤选用附子,主要起到峻补元阳、“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的奇妙作用。对于附子的妙用,《本草求真》中指出,附子“大辛大热,纯阳有毒,其性走而不守,通行十二经,无所不至”,且“凡一切沉寒痼冷之症,用此无不奏效”,于是将它称为“补先天命门真火第一要剂”。《本草崇原》中也指出,“凡人火气内衰,阳气外驰,急用炮熟附子助火之原”;清代清代医学家郑钦安指出,“凡一切阳虚诸症”,“非姜附何以能胜其任而转危为安也乎”?可见,附子一药,用对了就是“功效神奇”的良药,诚如近代名医张锡纯所说,附子为“补助元阳之主药”。所以,真武汤以附子为君药,实乃独具慧眼。在《伤寒杂病论》中以附子为君药的方剂并不少,但是真武汤独树一帜的是,妙用附子力挽“肾阳虚馁”的狂澜以“治本”,然后重用白术、茯苓为臣药,巧治“脾阳虚弱、水湿内停”以“治标”,从而实现标本兼治、脾肾双补。全方以以白术、茯苓为臣药,对于白术的妙用,诚如《本草求真》中所说,白术“既能燥湿实脾,复能缓脾生津,且其性最温”,功效不仅多元,而且实力雄厚,“服则能以健食消谷,为脾脏补气第一要药也”;而对于茯苓这味中药,它本身长于健脾、利水、渗湿,使湿邪从小便而去,此法与古人“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的说法一脉相承。因此,白术与茯苓的配伍,不仅仅是起到了燥湿健脾、渗湿利水的作用,更是给后天之本开辟一个“发育”的地盘。真武汤的君臣和臣药,三足鼎立、互为犄角,基本奠定了温暖脾胃、温阳化水的格局,但是,如果仅仅这三味中药,药力稍嫌不足,尚需两只抓手,才能将真武汤的“神威”彻底外显。剩余49%未读立即解锁专栏,阅读全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ssgo.com/hbyx/18387.html
热点排行
声声咳嗽难入梦是怎么

咳嗽是常见病的症状之一。而在无病的情况下咳嗽可起到保健的作用,对人体的健……【查看详情】

精彩推荐
相关导读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