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夜晚仰望星空的时候皎洁的月光最受人瞩目。自古以来,人类就对月球有着过多的幻想,在很多神话故事中都有月球的身影,那么月球上到底存在什么竟如此令人着迷?
8万公里之外月球一直在陪伴着人类文明,在我们的每一次欢声笑语中月球从未缺席过,它就在那里,黑暗的夜空之下努力地迸发出皎洁月光。
月球之“背”,不可望、不可及?在人类无法飞出地球的年代,先贤们就发现了比较有意思的地方,我们在地球上肉眼也好、望远镜也罢,有的时候可以看到月球上的模糊痕迹,这些痕迹其实就是月球表面存在的“月海”。当然,月海并不是海,她只是月球上小行星撞击后留下的陨石坑。
在月球的正面陨石坑面积相对都比较大,它们分布在月球表面,在地球上就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些月海的存在。渐渐我们发现月球上的图案貌似永远都不改变,无论是在它完成自转还是公转过程中月海的形状轮廓并不会发生改变。
原来,月球一直都在以正面示人,而月球的正面对于在地球上的我们来说既不可望也不可及。
但是随着人类在航天领域的发展,我们的目光不再局限于地球之上,开始不断地发射探测器,而距离我们最近的月球自然也就成为较热门的天体,大家都在探索月球包括探测器已经载人登月等等。
最开始是前苏联的月球三号探测器,它是首个亲眼目睹月球背面的探测器,并且还以照片的形式记录下当时的场景,月球背面虽然神秘但并不可怕,通过月球三号拍摄的照片人类首次看到月球背面的模样。
月球神秘的背面随着人类太空探索的快速发展,已经变得不再神秘,可望同时也可及。
宇航员登月后集体患上怪病人类的太空探索刚发展之初,月球就成为探索的主要目标,当时也处在美国和苏联的冷战时期,两个国家在很多领域都展开激烈的竞争,而太空探索就是其中的典型。为了畸形的竞争,美国和苏联开始向月球发起冲击,期望着最后实现载人登月。
谁要是实现载人登月,那可真够吹很多年了,像美国年首次实现载人登月,即使到今天仍旧经常被提起。
NASA的阿波罗载人登月计划一共成功了6次,每次载人登月任务都是三名航天员参与,其中有一位在飞船着陆月球的时候留守在指令舱中,因此说6次载人登月一共有12名宇航员登上了月球表面。
根据阿波罗任务中宇航员的反馈,他们都在任务中以及返回地球后的一段时间内得上了一种怪病。宇航局在月面活动之后返回登月舱,很多都出现了咳嗽、打喷嚏的症状,严重一些的还会咽喉疼痛、鼻塞以及流眼泪等,即使在返回地球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还会有类似的反应。
其实从这些症状来看,就像是一种过敏反应,像阿波罗17号任务中的宇航员哈里森·施密特就把这种症状称之为“月球花粉症”。我们都知道月球表面极度荒芜,接近于绝对真空的环境、昼夜温差接近00摄氏度,根本不适合生命的存在,花粉自然是谈不上。那么到底是什么导致宇航员出现怪病?
月壤就是月球上的“花粉”年阿波罗11号成功实现载人登月,阿姆斯特朗率先在月球上留下了第一个脚印,由于月球上环境的特殊性,很可能这个脚印时隔半个多世纪仍然存在。
在月面上可以轻易地留下很深的脚印这本身就说明一个问题,月面上非常松软,而这些松软的物质就是月壤或者说月尘。
由于月壤的颗粒非常细小,他们可以跟随宇航员进入登月舱、进入宇航服甚至是跟随登月舱返回地球表面,如果这些细小的灰尘进入到我们的气管、肺部等,会造成过敏反应,甚至会对肺部造成一定损伤。因此说月壤就是12名登月宇航员都患上怪病的根本原因。
例如根据资料显示,一位曾经参与阿波罗11号后勤任务的医生,在三名宇航员返回地球后与他进行过接触,据他的回忆自己也经历了宇航员那种类似于过敏的症状。
目前我们已经知道,导致12名登月宇航员全部出现怪病的罪魁祸首就是月壤。
月球上的土壤颗粒非常细小,只有人头发直径的1/50而已,当宇航员在月球表面上活动,这些月壤非常容易吸附到宇航员的身体上,甚至是穿透宇航服跟宇航员的皮肤接触。
说在最后目前来看月球土壤对于登月的宇航员来说是一大难关,但是从其它角度来思考月壤也是一种财富,例如可以月壤中提取人类需要的氦三资源,这种资源地球上太少了甚至是没有,氦三资源可以作为可控核聚变的清洁核能源,它也是未来各国进行探月、登月以及建立月球基地的目标之一。
文/科学黑洞,图片来源网络侵删。